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的农村土地管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金融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撑,但由于体制性缺陷的原因,致使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创新入手,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贾永生 《城市建设》2011,(7):126-1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重要且功在千秋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9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大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即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适时创新,必须尊重农民的利益,必须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逯宪民 《新经济》2014,(4):145-145
三农问题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三农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土地管理确保农村的长远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提出了新农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会牵扯着农村土地的变革,本文将探究在新农村发展形势下,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加强土地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从长时段或过程性角度揭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逻辑理路和变迁规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变迁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阶段性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政治经济学逻辑,并做出结论性评价和提出政策展望。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作了历史研究。文章认为,党的农村土地经济理论提出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完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将迅速增加,为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总量将迅速增加,为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资金投入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纵向推进。本文从参与机制、组织机制、扶持机制、改革机制和实施机制等几个角度论述搭建新农村建设体制和机制系统的重要性和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武  雷霆 《经济问题》2006,(12):49-50,5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农业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对金融政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农村信用社支农长效机制,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农村现有土地经营模式,让土地这一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切实有效地流转起来,对于活跃农村要素市场、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在市场机制下实现土地使用权利的自由流通机制;其次是以法为据,整合自治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完整理解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再次是以变为纲,把握各地成功农地流转模式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促进流转的方法机制;同时要以保为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主要功能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具备社会保障、生产要素和财产三种功能,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是不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功能经历着从社会保障向生产要素的转化过程,当前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农村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发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转折性变化要求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提高生产要素功能为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生产要素功能提高可以采取先农村宅基地、再集体建设用地、最后农业用地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因此,首先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素质具体而言,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宏伟 《经济问题》2015,(2):105-108
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中国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及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潜在的生态影响,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农业生态安全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政府作用的发挥、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生态补贴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可以防止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生态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回乡探亲和土生老爹聊天,老人聊起一生经历,无意中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此话题我很感兴趣。我们聊着聊着,一直谈到了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而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尽快实现县域基础设施的普及化和现代化。文章分析了我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