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亮 《生产力研究》2011,(9):137-139
产业互动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论题,对产业互动思想演进进行总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工业革命以来,产业互动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三阶段的演进过程,分别是产业分立发展的产业互动思想、产业交叉发展的产业互动思想和产业融合互动思想,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和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的理论观点。此外,通过对不同时期产业互动思想的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三种逐次发展的产业互动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分析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富国强军的重要战略目标。军民信息融合是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军民产业融合的切入点,也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文章从军民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整合、互动和共享需求的分析,指出军民信息融合的关键在于权威的信息融合平台、有效信息流的形成机制以及信息融合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军民信息融合存在三个路径及相应的军民信息融合发展对策:以交易为核心、以协同制造为核心及以军民一体化为核心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分析,归纳了演进过程的4个阶段,即分化发展阶段、关联发展阶段、互动发展阶段以及融合发展阶段,并基于自组织理论提出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过程模型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发展4个阶段的演进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的自组织过程,进而揭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演进趋势,并归纳了两大产业互动融合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部经济和生态环境互动模式:产业互动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强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产业互动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动的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作为依托点,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作为产业互动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剖析两种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两种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提出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四种模式,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转变文化创意和体育产业发展方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过近20年的互动发展,两个产业均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当前,云南省正处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今后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区域布局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陕西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通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两个产业的关联和互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大,而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较小;陕西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陕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因此,陕西省应该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促进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复杂科学管理互动论(简称CSM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创意互动观。文化创意互动观认为,互动是产生创意的动力源,互动的结果是涌现,互动的方式是循环互动,并构建了一个互动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价值链培育的中国IC产业互动发展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摆脱全球价值链下中国IC产业被俘获的困境,必须基于国内价值链的整合与培育来发展中国IC产业,IC产业互动对于整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对长三角IC产业互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本文从产业布局、外商经济模式、诸侯经济模式下地方政府竞争、IC产业自身发展及IC产业生态等方面分析制约我国IC产业互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形成基础,定性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之间的推动与拉动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探讨了两者互动发展的主反馈回路及其运行机制,从而揭示了这两者之间互动、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雯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58-59,79
发展产业集聚区及构建与其配套的生活社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河南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因素。鉴于此,剖析了新乡市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在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基本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需要处理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延伸产业链条与完善产业配套、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创新硬环境和提升软实力、产业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就更好实现河南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肇光 《当代经济研究》2007,142(6):39-41,38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和研究形成互动机制的各种因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讲,最关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区域经济互动机制,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景嵫 《时代经贸》2013,(13):161-162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的互动发展,是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通过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发现产业聚集度不高、腹地封闭发展港口孤立建设、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调整完善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改革行政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物流网络,编制全面发展规划等措施,从而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远腹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依托稀缺资源和自然环境,建立垂直式产业链互动模式,确立产业互动理念和目标,突出产业互动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富硒绿色食品互动产业链,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白晓革  陆辉 《经济师》2008,(7):270-272
产业集群现象与正在实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互为交融、互促共进的强关联性。大量研究表明集聚式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的新模式。这种发展新模式的实质是通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实现要素的空间集聚。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的集聚。文章从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与耦合入手,立足于南通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进程的实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两者互动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对中国产业发展作出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河北省经济飞速发展,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构建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研究现代产业体系概念、核心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河北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尚未达到良性互动,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促进河北省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阳春 《经济论坛》2009,(11):15-18
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主要在于,通过加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素向农村地区的扩散,推动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机制应主要从城乡产业互动的内部驱动机制、外部推动机制、二者间耦合机制、组织和载体机制、输血和造血机制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许素琼 《时代经贸》2013,(13):121-122
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群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路径,努力将南充市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关键是要积极推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发,提出了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以及未来南充城镇化发展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原则及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光伏产业需要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要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划清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边界,注意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和国际竞争中的良性互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