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民币升值,将对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贺云龙  肖嫦 《经济师》2011,(3):60-60,62,63
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升值的过程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过程,也是热钱涌入、国民经济出现泡沫的过程。人民币升值是导致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人民币升值与房地产泡沫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人民币升值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夏志琼 《资本市场》2006,(10):34-36
人民币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持续升值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构成长期利好,而对人民币升值将有更强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支撑房地产股价。  相似文献   

4.
宋晗 《技术经济》2007,26(9):41-44116
研究了2005年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因素相对其他渠道而言是人民币汇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导因素,而即期和远期汇率牌价不同变化趋势与上海住宅和写字楼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也充分支持了该观点。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房地产商品自身兼具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特性以及供求的特殊性。因此,有关部门在考虑和制定相关政策时须充分考虑预期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大部分集中在用预期效应的理论以及日本泡沫破灭的经验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截至2007年11月的最新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的国房景气指数,中房上海指数以及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数据,阐述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投资房地产市场的资本的影响,从而说明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亚丽  张慧芳  张彦 《经济师》2007,(9):287-287,289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热钱的流入对可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来分析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及中国经济的危害。进一步指出限制境外热钱的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可减少对人民币的需求,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减少货币供给量;在房地产市场上可抑制过量资金流入形成对房地产的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7.
汇率变化是出口企业经常遇到且必须回避的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企业预期利润减少,价格竞争力下降,在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阻力.只有有效的规避汇率风险,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使外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房价,政府采取了各项调控措施。但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不断地吸引了国际热钱流入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对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了国际热钱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汇率变化是出口企业经常遇到且必须回避的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企业预期利润减少,价格竞争力下降,在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阻力。只有有效的规避汇率风险,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使外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10,(7):60-61
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屡创新高。尽管如此,人民币不会一次升值到位,依旧是官方和市场的共识。人民币汇改重启,缓慢升值带来资产价格重估的效应必将吸引热钱流入,而这反过来又将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渐增,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经《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航空、纺织、造纸及黄金五大行业板块影响较大,且各有伯仲,投资机会也隐含其间。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宏观金融学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带来大量游资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房地产经济,但现如今,汇率制度改革已将近两年,人民币升值已达碱,房地产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究竟人民币升值会给房地产业带来什么影响,让我们先从人民币升值前后的房地产业发展情况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而目前人民币不断升值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以及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都是我们所要关心的.人民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是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本文浅析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进行投机活动的热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进而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热钱流向的监测、预警、疏导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应对热钱冲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于目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是基于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崇献  张自如 《当代财经》2006,(10):101-104,120
本文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这个过程用几何图形进行了说明,指出贸易条件变动是由众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人民币升值既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最后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时,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15.
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预期收益率的弹性都在逐渐增大。我国应通过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育谋 《经济时刊》2003,(10):12-14
海外热线主要投向流动性高的资产,如房地产、股票、债券、储蓄及期货;一旦人民币升值,热线就会很快套现流出,冲击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热线性贪婪食利,人称之为“财狼”。  相似文献   

17.
汇率是一国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的纽带.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基本维持了稳步缓慢升值的态势,但从2007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加速升值"的特征,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人民币升值日渐成为国际经济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我国理论界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阐述人民币升值原因以及影响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家汇率升值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提出了我国政府以及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向及资本市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不绝于耳,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采取升值措施。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压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的抨击;一是美元的贬值。本文阐述了人民币不会升值的四个观点:第一,美国经济复苏渐入轨道,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减缓——美国对外贸易有所好转;中国政府主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的隐忧——中国的金融体系尚存脆弱。人民币的定价机制虽然有调整的必要性,但现阶段在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体制前不具备调整条件。人民币升值具有朦胧之美,升值预期的存在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利好效应,但该效应是不均衡的,仅限于进口依存度较高、外债比重较大的行业。一旦人民币升值成为现实,将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大利空。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大幅升值以来,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学者利用一些汇率变动的经典模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对模型做出修正和解释.本人基于其他学者的文献资料,通过多个角度来逐步阐述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外均衡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理解阐述自己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改299天,人民币对美元首次突破8大关,根据美联社报道,破8意义重大,该报道认为人民币将加快升值步伐,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持赞赏态度。报道认为,人民币汇率破8是一道重要的心理关口,此举预示着中国下一步将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正好映证了外国对人民币的预期,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又突破7大关,进一步加快了人民币升值步伐。那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民生活的影响到底又多大,笔者在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