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资金成为制约江苏省鹰潭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但另一方面,鹰潭市民间资金到2006年6月已达150亿元,如何激活它们,服务与经济发展成为解决鹰潭市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有着大量的资金,到目前为止,居民储蓄已达11万亿元并不断增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储蓄率高达40%,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如何把民间资金调动起来,应是政府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启动民间投资,特别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减少在这方面的政策及行政上的障碍,动用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限制,扩大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这些领域。它们包括: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日益增加。但对比许多国家来看,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如果不加快发展,它将很可能继续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发展需要资金,传统的融资方式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信用贷款等面临诸多困难,民间资本由于行业限制、行政壁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又很难直接进入,因此拓宽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渠道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设施长期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卡脖子(瓶颈)现象,长期不能解除。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国家在政策上禁止民间向这个领域里投资,限制外商向大多数项目投资。这样一个关系到各行各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耗资巨大的领域,由国家独自投资,将...  相似文献   

5.
城市融资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城市融资存在一些问题:城市投资平台公司的作用认识误区、政府对城市建设资金的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过时、其他投资来源很少等。创新城市融资平台势在必行,笔者主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经营性融资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投资领域的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几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较低及沉没成本较高等特点,商业性投资一般不愿涉及,只有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采取的传统投融资模式是由政府部门从财政拨款投入资金,并由国有企业进行建设、经营和管理,这种“大包大揽”的投融资模式使政府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唯一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财政资金则成为了建设资金的惟一来源。  相似文献   

7.
BOT--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引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道路、铁路、电力、水处理以及通讯等项目的投入。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要求。然而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资金短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私营力量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BOT就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是非洲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多年来,中国充分发挥技术成熟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全球基础设施需求旺盛,缺口依然巨大。为打破基础设施的发展瓶颈,国际社会纷纷提出各具特点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是制约各战略实施的关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设施联通为重点,符合相关国家乃至全球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当前形势下,中国需及时把握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最新动向和特点,适当调整中方援外资金规模和使用方式,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范恒蔚 《经济视角》2006,(12):45-46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基础设施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直接回报率不高等特性,使得基础设施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瓶颈”制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现有基础设施的状况还是难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的市场化,成为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纯公益性项目,由于项目无财务收入,不具备还贷能力,只能由政府无偿投入资金建设;而纯经营性项目,基本不属于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投资对资金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靠各级有限的财政收入,已很难满足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信用优势,主动为各级政府承担融资压力,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投融资体制,规避财政风险,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原州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之一,基础设施产业已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然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资金从哪里来?是单一依靠政府投资,还是举借大量外债?实施BOT战略,使我们找到了一种项目融资的新方式。BOT项目的产生和应用 BOT(Build-Operate-Transter英文缩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含义是一建设──运营—一移交”它是吸收国外无须担保的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在法定经营期限结束后将项目的产权和经营…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设施建设是持续发展之本。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对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解决民间资本出路,减少由于资本投资不当带来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落后的基础设施是中西部地区开发的“瓶颈”,严重地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在政府财力无法全力承担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的情况下,BOT融资方式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和利用外资,可以解决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从而探讨了在融资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投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詹应明 《经济师》2011,(8):35-35,38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由于它建设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仅靠财政支出目前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要实现城镇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就我国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藏富于民”已成现实。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对民间资金的依赖程度显著提高。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因为资本的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高度相关;资本不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资本将成为地区投资的主要来源。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面临着直接渠道欠缺;间接渠道不畅。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使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长期以来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由政府制定管制价格,建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下。在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国外强势竞争对手的进入,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亟需提升竞争实力,政府严格的价格管制体制不改革,基础设施王芝设就不可能吸纳社会资金进入;传统的投融资体制不改革,竞争性的价格体制也难以有敢确立。对外开放应首先强化对内开放,实施产业分割,采取有效措施分步骤推进民间资本进入,这是我国基础设施领域未来改革发展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张青 《经济师》2004,(8):54-55
我国水资源缺乏 ,城市供水紧张 ,水污染严重 ,节水技术落后 ,水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传统水企业在城市范围内形成相对垄断经营 ,体制和机制使管理落后。政府在改善水业建设、运营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渠道。民间资本的多种形式参与城市水业竞争 ,推广先进技术 ,高效低耗的优质服务 ,充足的资金后备 ,最终促使城市水业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在投资领域的改革,特别是从1996年我国实行造价工程师注册职业资格的实行。从基础设施到金融领域再到制造业,对投资的控制再也不局限于依靠政府职能和限定的某些区域,而逐渐过渡到除关系到国家的能源、交通、稀有资源等一些行业外,基本上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而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资,因此。这几年国家用到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都在几千亿元,这还不包括民间投资。那么既然讲到了投资就不得不说投资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仍很落后,许多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乏力,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必要的改组改造资金。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家也将加大对西部的投资,但是由于财力的限制,中央和西部各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西部各省都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有60%左右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投资资金的调控引导,对于搞好投资领域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金的配置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市是一个内陆城市,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工业生产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少,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大,地方财力严重不足。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为了切实解决我市投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使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