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弄清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关系,对于合理、科学、公正地进行资产评估工作十分必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外投资、融资以及经营等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比如:抵押贷款、资产租赁、农用地流转、林业资产流转、融资租赁、拆迁补偿、财产保险、典当等涉及资产估价的相关经济行为日渐增多。这些经济行为仅仅依据企业账面价值进行是行不通的,而需更多的借助于资产评估,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资产价值。这样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务方面加强会计与资产评估的合作,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受到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不断冲击,也导致会计与税法也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不断的进行改革与调整。即使会计和税法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其制定的规则与应用的目标是不同的,并且其是对于不同的对象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就导致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会计和税法间的差异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体经济》2018,(7)
由于会计制度、相关法规、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处理原则、处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两者在收入的计量和确认、项目扣除、资产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会计与税法的不同增加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了税务征收部门的监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其税收征管效率。因此,不论是出于宏观还是微观考虑,都需要对会计与税法进行协调处理,即依据会计准则等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进行会计与税法的相关处理。文章系统分析了会计与税法在收入确认、项目扣除的差异,并从企业和税务部门的角度阐述了会计与税法差异导致的问题及差异协调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会计与税法协调处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各项经济制度日益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就是其中之一。围绕会计准则协调的界定、目标、方式展开研究,对我国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会计诚信的涵义和会计诚信的主要危害,分析了会计失信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遵循的原则、服务目的、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在对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计量时,税法和会计的相关规定也存在许多差异。在纳税申报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性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成本费用的协调即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会计国际化协调是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全球会计准则”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趣同的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全世界累计将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允许或要求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越来越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全球会计国际协调的趋势下,我国在会计标准的建设中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对,关系到我国会计标准的建设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8.
会计标准国际协调与制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但是,研究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国外准则或者国际准则优于本土准则,规则本身的国际间协调也并不意味着执行结果就能够保持一致。无论怎样强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由于文化、法律、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家之间、公司之间在会计信息上的差异始终存在,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还是应该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9.
商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重要性原则,我们应该加强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然而,商誉的会计问题具有争议性,仍然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社会问题.文章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存在的巨大差异,给企业尤其是企业的财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就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文章主要论述了施工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会计协调是国际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国际会计协调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文章从国际会计协调化出发,介绍了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内容及美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化的进程,从而得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和统计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信息数据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而一个企业的信息数据是在企业工作人员利用会计和统计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实现会计和统计的统一,会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数据凌乱繁琐。所以,实现两者的联合发展,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财会部门是整个企业对外的一个窗口,承担着较多的外联事项,需经常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金融部门、股东、供应单位等打交道,在这些往来中,均牵涉到一定的经济利益,会计主管应如何在确保维护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处理好与这些利益集团的关系,需掌握一定的公关协调技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二者合一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式已不再受用。认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并实行二者独立核算,已成为当前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和二者之间的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于1978年6月29日。最初的发起是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美国和英国9个国家的16个职业会计组织组成。目标是“制定、发布国际会计准则(IASs),促进各国会计实务的协调一致”。在成立之初到80年代初,国际会计准则的描述性多于说明性。为了协调各国差异,对同一个会计事项的处理提供多种选择方法,这种做法并没有给各国的会计实务带来显著影响,只是促进了各国彼此了解现存的会计处理方法及规则;再加上它是一个自发性组织,会员几乎都是民间组织,不是代表国家,不直接参与本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所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了纳税会计和纳税筹划两个概念以来,理论界很少有人关注它们之间的关联。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在设立纳税会计岗位、纳税筹划等问题上存在着盲目性,然而纳税筹划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本文将从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性出发,对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操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税法与会计制度对同一经济事项的规定应该适度分离有效协调。税法收入与会计收入差异的协调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税法收入与会计收入差异的协调既包括制度层面,也包括操作层面。制度层面的协调是相互的,体现为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操作层面的协调技术包括账内兼容和表内调整。 相似文献
19.
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税收法规,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税务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筹划,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缴纳税金并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信息的会计学科,其会计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独立纳税人,包括法人和非法人。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信息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并借助于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财务报告形式,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这种信息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并结合文字说明来表述的,反映了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或经济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20.
国际会计协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会计协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经济区域内实现会计协调将有利于推进全球范围内会计协调,它是国际会计协调的阶段性工作。中国—东盟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如果能在该区域内率先实现会计协调,无疑会增强中国—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的实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