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的票幅式样有史以来均为"横式一贯制",无论其长与宽的比例如何变化,票面上的图案和文字基本上是以横式状态出现的.这样就使人民币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横式面目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如今,虽然人们基本适应了横式票幅的人民币,但是横式票幅的某些弊端却也整整伴随了我们达半个世纪的历程.笔者认为,人民币的票幅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面值票正面主景设定采用同一毛泽东头像图案,一改一、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主景图案各异的贯例.这种设定统一感很强,但我认为其存在一定弊端.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国家提出了让人民币汇率升值。本文从“三元悖论”角度出发,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改革的必要性,强调只有等到汇率制度完善、汇率运行机制健全后,再由市场自主决定汇率的升贬值。笔者认为,当前合理的改革进程应该是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弹性的逐步扩大和资本流动管制逐步放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发行至今已四十多年了,正式退出流通也已经几年了.该套人民币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设计完成,设计思想完整统一,民族风格突出,除分币外,全为雕刻版印刷,凹凸感强,印刷质量较高,受到各界群众的好评.但其中的辅币贰角券(墨绿、浅紫绿色火车图案)把世界上一直实行的"复线铁路火车靠左行"画成了"靠右行",应属于设计错误.  相似文献   

5.
赵小文 《西部金融》2002,(10):63-64
自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于1999年10月1日发行以来,已陆续发行了20元券、硬1元、硬1角、50元券、10元券.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第一次和国际钞票接轨,采用了票面开放式和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技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我国传统手工绘制有机结合,突出了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并首次采用了我国独有的光便油墨技术,增强了大众防伪功能,有利于反假币斗争,维护人民币尊严,但在流通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存在着升值的压力.特别是进入2007年以来,随着消费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人们在关注通货膨胀的同时,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本文在总结社会各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主流观点之后,提出人民币升值带给中国的是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存在着升值的压力.特别是进入2007年以来,随着消费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人们在关注通货膨胀的同时,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升值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本文在总结社会各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主流观点之后,提出人民币升值带给中国的是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郭斌 《企业家天地》2005,(11):39-39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面额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1角硬币。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初看似乎与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差不多。这主要在于它们有很多共同点:纸币规格、主景图案、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汉语拼音行名、面额数字、花卉图案、国徽、盲文面额标记、民族文字等票面特征,固定人像水印、手工雕刻头像、胶印缩微文字、雕刻凹版印刷等防伪特征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1世纪后,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这些研究大多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规律出发,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构想。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实现路径与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演进、时间阶段推进和流通范围扩展的三维动态统一,其实质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将兼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以一种非均匀的方式推进,它的成功将创造一种全新的货币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入世在即,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缺乏弹性,国内现代企业制度及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且存在经济转轨时期资本外逃压力较大的特殊国情,所以人民币自由兑换更要加倍谨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此本文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和资本流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汲取"日元国际化"经验教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圣智 《西部金融》2007,(12):11-1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大国本币的国际化进程,可作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的重要参照.回顾日本推进日元国际化的进程,许多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吸取.对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日元国际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段强 《西部金融》2003,(7):62-63
第五套人民币五元券自2002年11月18日在全国发行以来,经历了一个为人们初步认识的过程.该券进入流通以后,留给人们的最初印象就是它与目前正在流通中的第四套人民币伍角券很相似,而与伍元券却相差较远.现对其原因分析研究如下并求正于各位泉友.  相似文献   

13.
染织艺术设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各式各样的衣着、家居装饰品、各色装饰布等,都大量采用传统图案,并将之变形运用,达到最融洽的效果,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世界各国的设计师也对中国特色的传统图案元素非常青睐,并运用到各类设计中去。从寓意、美学、色彩、氛围等方面,探讨传统图案在染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传统图案运用到染织艺术设计中要有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经超过20%.人民币大幅升值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等,都不可避免的使人们想到了上世纪的日本,我国是否会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呢?本文在阐述了日元升值的背景、过程的基础上,从汇率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比较人民币与日元升值情况的异同,分析中国是否会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人民币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对市场的稳定性和企业的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汇率的涨跌深刻影响者外贸产品的价格和成本,进而引发海外贸易摩擦的产生,给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本文深刻剖析人民币汇率的概念以及其波动对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利弊,并结合当前英国脱欧、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增强我国在双边或者多边对外贸易优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认识误区以及我国作为债权国的特殊性,指出人民币之所以采取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并非为了增加出口而人为操纵汇率,而是为了减轻我国私人部门持有外币资产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我国积累的贸易顺差。结合这一特点,本文建议我国在继续稳定汇率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减少顺差并刺激内需。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05年7月开始施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稳步升值.直到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人民币止住其单边升值的步伐,但同时却为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中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思想和政策的空间.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在后危机时代的汇率制度改革趋势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在新发展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布局供应链、优化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重要举措.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理论框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运用SOM神经网络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在沿线国家所呈现出的聚类特征与差异,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在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由近及远的聚类特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与外围区;影响布局的因素随着空间距离扩大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建议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顶层设计,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布局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汝璇卿  曾志伟 《全国商情》2007,(12):66-67,84
人们经常把汇率看作一种既定制度,把外汇看作一种金融资产,而很少把汇率看成是宏观调控的工具.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论证了当前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适当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引起人们的思考.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汇改的进行,两个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逐渐显现出来,Johansen协整检验长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