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三元经济结构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选择 众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而推进工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我国自50年代以来实行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不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结果只能使二元经济结构愈加强化,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距,使国民经济运行难以协调,并日益趋向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国具有特殊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的二元性以及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应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环境的一体化,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矛盾。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路径在于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民工回流形成了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股内源动力,有利于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曹艳 《生产力研究》2006,(10):103-106
工业化是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当前我国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受阻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期而至,导致城乡新旧二元经济的双重叠加,使城乡二元经济转换日益困难。基于此,在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应导入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其模式选择是:新型工业化重心下移,以县域经济为中心、信息化为抓手,工业园区为载体,打造紧密联系城乡的农工贸产业链,以此推进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的条件下就地转移,同时进行乡村整合以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逐步使广大农民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的过程就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差距依然严重,转换过程并不顺利。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变迁与结构转化的双重演进背景下,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家工业化的方式演变为国家工业化与民间工业化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模式。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以现有工业化为出发点的,分析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制定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能否在 2 0 2 0年顺利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 ,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 ,关键取决于选择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需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广泛意义上说,任何国家从传统经济演变为现代经济的历史过程,都要经历一个或早或迟,或长或短的二元经济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整个国家经济始终存在着先进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业经济即二元经济并存和不断的演进状态,各种矛盾都难以游离出这一主题。 根据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点,我国工业化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工业化组成的,一个是城市工业化,另一个是农村工业化。目前看,我国城市工业化成长在先,农村工业化发展在后。我国棉纺业先以沿海等中心大城市作为支柱产业为发轫,后以临近农村城镇的中小棉纺、织布、印染、服装、鞋帽企业作为集中发展地。  相似文献   

9.
对现阶段云南城市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春生 《经济论坛》2004,(15):21-22,26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云南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任务十分艰巨,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云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我国双重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因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轨迹分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别呈现区域性差异的事实,以天津市和山东省为例,运用1994-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地区分组及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异"倒U形"变动的影响.其结论是:(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演变特征,由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变为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进入2000年以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开始呈现区域性分化.(2)不同于山东及全国其他地区,天津市农村内部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正在促使农村收入差别缩小,并且成为总体收入差别缩小的主体性因素,这是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差别降低的最大源泉;并且天津市和山东省的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各因素对收入差别的影响方向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与中国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取消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实现城市化是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经济在新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将围绕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着眼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以探讨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为了使中国经济在整体上稳步前进,就要通过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将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有其理论基础 ,它决定了必须从制度上确立破解这一难题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二元结构转换中非城市化道路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二元结构转换,实际上是走了一条非城市化道路。农村工业的发展和“民工潮”的出现,转移了2亿左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加速二元结构转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这条非城市化道路也引发了诸多矛盾与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二元结构转换,必须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二元经济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  邓志峰 《经济问题》1995,(12):20-24
二元经济论质疑陈凯,邓志峰,庞素梅每当论及国民经济发展时,人们不免联想到二元经济。经济学界用西方的“二元经济论”描述、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结构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变化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行文习惯。但只要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就会发现,以威廉·阿瑟·刘易斯“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共同的历史原因,存在着深刻的“城乡离差”。然而,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考察令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城乡离差”的形成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中国通过国家超经济强制的方式促成并维系着“城乡离差”,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格局。本文就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转换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大钧是民国时期著名经济学家,其工业化思想的要旨是:以国家统制的方式,通过协调轻工业与重工业、农业与工业、国家经济与区域经济等关系,快速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以达到国防安全与民生富裕的双重目标。刘大钧的工业化思想比较充分和集中地反映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现实与趋势,把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关华  何军  李金霞 《经济与管理》2007,21(11):35-3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期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制度因素、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的特殊性,应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等,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燊 《发展研究》2016,(12):71-75
本文试图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置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历史视野下加以关照.本文认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中国为追求现代化而建构的制度性产物,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建国初期,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以户籍制度为主,辅之以各项配套制度,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也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极有竞争力、价格极为低廉且十分充足的劳动力商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二元经济变化态势和区域分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和必然阶段,现代经济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本文在回顾二元经济理论由来和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变化态势,并重点分析城乡二元经济区域分异规律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