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和政治安全的基石。如果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就会产生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困阶层,就会影响农村稳定,甚至引发社会、政治危机,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威胁。首先,政治安全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事关国民经济的大局。农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的购买力就会随之提高,从而促进农付市场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需求不足,消费市场就会趋于旺盛,从而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有资料显示,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只占有40%…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整个农村经济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积累和掩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逐渐显露出来 ,具体表现为 :封建意识死灰复燃 ;农民负担加重对基层政府不满 ;干群关系紧张 ;农产品价格涨幅不大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严重 ,农民大规模集体上访或个访现象时有发生。一、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剖析1 权力家族化是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消极因素家长制是以“强干弱枝 ,大本抑末”为主要特征的几千年封建社会特权政治的产…  相似文献   

3.
秦小霞 《农业经济》2006,(11):31-33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对社会主义的重新界定,重构了中国整个社会生活,在中国乡村,农村生产经营机制转变,政社合一的公社消失,村民自治确立,这些变化与乡镇工业化进程一起推进着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乡村政治社会化也由意识形态的纯政治化参与转为更多的利益型参与,农民的参与化程度普遍提高。农村的体制改革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农民社会分层、政治交往、政府与农民的相关性(政府职能)、发展模式、农村组织等方面引起深刻变化,这些改变着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资源,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体制性因素。只有深入分析改革带来的这些因素变化,才能深刻认识当今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进而提出解决今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以赣西东边村为个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出现 ,农村稳定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农村稳定 ?应该看到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以及多种因素的综合 ,但笔者认为 ,归根结底是政治的。笔者对赣西东边村个案的研究表明 ,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值与信任度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农村稳定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民概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公民意识的养戍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薄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扩大政治参与和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巩固和强化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持稳定,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淀了现实基础.教育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重更途径,实施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家庭、学校、社区、媒介和政府都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民因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特别是政策制度,上级的过度汲取以及恶势力侵害等结构性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处于极为不利的弱势处理。其根本症结在于:因公民社会的发育迟缓而难以现现有组织的,体现自身利益的具有社会团体性质的规范的社会组织,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使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难以实现。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使中国农村走出困境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社会组织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稳定,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稳定压倒一切。"象我们衡水这类内陆欠发达地区,在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重点是抓好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中,农村的稳定对全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区的发展。在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中,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稳定的形势也发生变化,如干群关系紧张,以报复为目的的案件增多;农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群众性的集体上访事件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的长远发展。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甘肃省临洮县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深入全县部分乡镇村社和有关部门.通过走访农户、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座谈等方式.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山区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多维度和深刻的。当前的研究多数着眼于林权改革以后农村林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对于林改对山区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政治生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影响缺少应有的关注。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林权改革的社会影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林权改革既要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也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治理,更要有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关键,这对于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例的中国更为重要。客观来说,处于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期的中国农村,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就一直是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一点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当前农民收入问题形势严峻 中国的“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所谓“三农”问题,也就是捐系统性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问题。“三农”问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之一,现代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并没有“三农”问题:高度城市化已消灭了农村社会的概念;农业已经完全产业化、现代化,劳动生产力的潜能已基本发挥,农业投资回报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大致相当;农民只是行业概念即农业工人,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在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雅安市雨城区1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耕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显著,农户类别、家庭基本支出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推进江苏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是联系广大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的重要纽带。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创新社区治理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聚焦江苏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求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适宜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关注的是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为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机会不等于现实,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对党的认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行使过程的认同以及执政效果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关系到农村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享受了以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为标志的经济实惠的同时 ,所承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农民负担正日益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应当全面看待农民负担的内容所谓农民负担 ,指的是农民无偿向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金、产品、劳务等各种资源的总和。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 ,人们对农民负…  相似文献   

16.
在基本国情未发生根本变化的状况下,中国长期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任何"非农"产业和经济活动都不可能在损害农业、农民、农村的前提下得到真正发展。无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到何种程度,农业、农村都是立国的根基。只有农村、农民的繁盛,才可能解决粮食安全、稳定就业和国内市场等问题。那种只把单一的城市化率作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准,将农村社会经济与工业化、城市化截然对立的现代化理念,既不符合历史常识,也经不起现实生活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苏北L市农村的基督教信仰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迅速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为防患于未然,提出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引导,使其教义宣传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加强对农村基督教信仰监管,推动基督教健康发展;关心保障广大农民利益,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使其自由信仰基督教但不依赖宗教;打击、防范邪教活动,使农民远离邪教.  相似文献   

18.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国泰民安,与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中东战争、亚洲金融危机接踵而至,我国政治稳定,人心安定。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农村是稳定的,但并不是高枕无忧。当前农村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农村基本政策落实不到位,随意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打造农民增收的政治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来春 《农村经济》2004,(12):71-73
农民增收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治因素不仅是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而且在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仅靠经济手段,还必须要有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要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智力支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富裕的基础上,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多元治理模式能否形成,农民的参与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四川5省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从主体认知与情境约束两个方面对农民参与社会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区域类型和个体农民基本人口学特征的情况下,主体认知因素中农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治理方式认同感均对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情境因素中与村干部的接触频率、信息途径的直接程度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