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而且因赋予了原作新的生命而成为译作的作者,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翻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创造性叛逆是译者背离原作形式以实现神似的翻译策略,"信"译要求译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忠实于原文,两者在文学翻译中应相互结合,保留文学作品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刘玲 《投资与合作》2011,(8):225-225
本文主要研究在商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问题,运用的主要理论是德国的功能目的论。本文分析商标翻译缺乏主体性的影响,把目的论所提出的三大原则与商标翻译的特征相结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提出译者应该根据商标词中文化蕴涵的意义来选择翻译策略。对于专有名词和普通词汇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音译和直译.而对于臆造的商标词一般采用意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培根的著作《论读书》不同译文的具体比较和分析,从而阐明翻译的任务不仅在于传递原文的意思,也在于传递原文的文体风格和表达形式,同时兼顾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以此表明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公示语在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上属于信息型文本,按照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汉语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应以交际翻译为主,侧重原文的信息传递,以译出对象为出发点,按照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文化传统、思维习惯、语用背景来翻译,使之对公示语的内容明白无误并按照公示语的要求或指示去做。译者的翻译立场是公示语翻译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否充分考虑译者读者群的思维方式、习俗禁忌、宗教迷信等文化因素是翻译好公示语的重要前提。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不单涉及语言问题,还反映了译者对中西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乃至宗教、信仰等的了解深度。公示语翻译是译者重视文化差异、根据交际翻译原则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晗 《中国外资》2013,(22):276-276
科技英语翻译不同于一般普通类型的语言翻译,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译者自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译者除了解基本的科技专业用语以外,还必须能够理解、吃透翻译对象的内涵,并深入浅出地进行语言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灵感思维能力就成为了能否使科技英语翻译达到艺术性和准确性相统一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寻找具体的方法,对翻译的艺术性及译者思维活动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将分析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探讨灵感思维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更好地为科技英语翻译服务。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交往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外贸函电的翻译是商务英语的重要应用方式。外贸函电有独特的语言特点,译者应严格遵循其翻译原则,在实践中注意文化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强化,达到忠实、地道、统一的翻译标准,保证商业活动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7.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旅游资料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从文本特点、读者接受、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意图及内容准确得体的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只有重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是翻译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也是成为合格译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颖平 《金卡工程》2010,14(7):339-339
美国翻译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提出归化与异化,鲁迅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其相关文章中提倡异化翻译策略。作为中西翻译理论界的领军人物,鲁迅和韦努蒂都主张异化翻译策略,尽管两者提出异化翻译策略的社会文化背景,动机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在唐诗中出现的一些植物名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一部分,译者想准确地翻译这些词汇并非易事。许渊冲是唐诗英译的成功典范,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可供其他译者学习与效仿。本文将把由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一书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名称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分析与总结许渊冲在英译此类词汇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贺筠 《西南金融》2008,(3):61-62
金融翻译事关国家的金融安全,专业性极强,不仅要求译者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度的金融安全意识。建立金融文献翻译质量保障机制有助于金融翻译质量的提高和国家金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论语》的理雅各译本和辜鸿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说明这两个译本的特色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活动已经被深深打上了跨文化交际的烙印。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纽带的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具有敏感的文化意识,这就要求翻译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处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能够为公示语的汉译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此,译者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习惯,遵循简洁明了、互文性和尊重译语文化习惯等原则,灵活采取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能够为公示语的汉译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此,译者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习惯,遵循简洁明了、互文性和尊重译语文化习惯等原则,灵活采取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6.
曾莉玲 《中国外资》2011,(24):226-227
功能翻译论不仅旨在译文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信息,也强调了译者本人想达到的交际目的,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新闻翻译注重信息性,时效性和较强的受众目的性,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 功能翻译理论对新闻报道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以译文读者为中心,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界可以在中英文之间熟练运用双语写作的作家和翻译家之一,作品涵盖小说、散文、剧本和文学研究。同时,她还翻译了他人以及自己的众多作品。本文通过选择张爱玲三本中英自译小说,研究其自译小说的风格。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风格是否只独特地存在于自译小说中,本论文通过语料库提取数据,对比了张爱玲自译小说和翻译他人小说风格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汉译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对外尽可能准确译介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达到让外国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目的。文章试图通过中国一古诗词中"东风"一词的翻译处理方式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别为“形合”与“意合”,这种差别对翻译的影响较大,译者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双语的特点,发挥译语的优势,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与译学结合的产物,也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女性主义翻译在实践上提倡一种译者干预性的翻译策略,要求对翻译文本进行女性主义的创造,以女性主义为价值取向进行干涉和改写,通常采用增补、增加前言与注脚、“劫持”、创造新词、署名宣言等种种具有创造性和叛逆性的翻译策略,为实现自身的性别政治服务。我国在女性主义翻译实践方面几乎还是一个空白,少许译本中虽存在女性主义叛逆性思想的蛛丝马迹,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翻译思想的巨大差异,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翻译界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