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通榆县新华村沙碱化土地的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2,(3):50-52
本文认为:沙、碱化土地应以种草种树等保护生态措施来治理流沙,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半流动沙地,建立适宜比例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及利用沙平耕地;应以发展经济林果(葡萄)、药(甘草)来利用沙地;应围建草库伦,抚育更新碱地草原,种植穇子、羊草发展人工、半人工草地;应采取种稻措施治涝,改良闭流区盐碱地,利用排水养苇养鱼。通过采用上述措施,新华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国土得到了治理,该研究为白城地区沙碱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探索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3.
4.
5.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资金流的分析,指出地力下降,水土流失,能源不足,信息闭塞,人才外游,资金缺乏将导致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2003年笔者选择贵阳市息烽县西山乡柏香山村21.5亩稻田开展藕—鱼—果—菜—禽的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藕田的选择与改造: 试验田是多年耕作稻田,土质肥沃,交通方便,年亩产稻谷400—500kg,水源为稻田旁河水,进排水方便,藕田内有占田总面积8%鱼凼,4% 生态带。 开春后将藕田三犁三耙,藕田内挖宽50cm ,深30—40cm 鱼沟3—4条,鱼沟与鱼凼缺口相通。 2、鱼种投放: 4月21日投放草鱼 (150—200g/尾)、鲤鱼(150—200g/尾)、云斑鮰(50—100g/尾)450kg,投放量20—25kg/亩左右,投放草鱼占40% ,鲤鱼占40% ,…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低洼田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了提高藕田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产增效,2011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在金湖县涂沟镇华庄村选择一个面积为8亩的池塘进行了藕田小龙虾生态养殖试验,获得了亩产小龙虾182.6kg,平均规格38g,河藕936kg,亩获纯利润达2766元的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茭白田生态套养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田套养泥鳅是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互利共生原理,采用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茭白、泥鳅双丰收的生产方式。已成为一些地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种植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县城郊鸭尾寮蔬菜基地菜农大力发展茭白田套养泥鳅生产,经过6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潮白河沙地杨树丰产林10年轮伐期的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经济角度考虑,该丰产林的最佳轮伐期是13~15年;在10年轮伐期内,林地总利润为172.7万元,资金盈利率为7.2%,投资回收期为13.8年。综上所述,本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若本轮伐期内没有政府补贴,林地总利润为51.7万元,资金盈利率只有1.4%,大大低于同期银行的年利率;建议政府对民营资金投资林业给与一定的补贴奖励,使民营资本和社会政府达到双赢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 水生荸荠田间培育蟹苗每667m~2投入0.5—0.8万元,可产一龄幼蟹40kg左右,荸荠500—800kg,亩获纯利1—1.5万元。水生荸荠田生态培育蟹苗,是利用荸荠田浅水环境,既种荠又养殖,充分利用水中动物性饵料,还能减少荸 相似文献
13.
14.
<正>茭白田养殖泥鳅是利用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在田块中既种茭白又养泥鳅的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茭白行、株距较宽,可为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茭白叶高挺且宽。丛生繁茂,成为天然的遮荫棚,十分有利于泥鳅避暑度夏;泥鳅喜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有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茭白根系发育;茭白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水中细菌都是泥鳅的良好饵料,同时泥鳅的代谢产物又是茭白的优质肥料;所以在茭白田中养殖泥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09-2010年我们在铜仁市坝黄镇坝黄村实施稻田生态养殖青田田鱼科技项目,利用连片稻田22.5亩,经过6个多月养殖,平均亩产稻谷615.5kg,鲜鱼125.32kg,鱼产值2716.4元,平均尾重0.35kg,最大尾重0.65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田块选择和田间工程养殖稻田要求交通便利,集中 相似文献
16.
17.
18.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快速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以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为目标,将制约该区域的"两害"砒砂岩和沙作为研究对象,破解同类地区土地整治的技术难题,使沙地成为耕地开发的重要后备资源。研究方法: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首次发现了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结构在成土中的互补性,获取了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的砒砂岩与沙组合配方;(2)提出了在生态脆弱区水土耦合高效利用模式;(3)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的技术体系;(4)创新性实施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成土造地工程,成功实现了沙地的资源化利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研究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砒砂岩和沙配比,可实现砒砂岩和沙资源化利用并使荒漠变为良田,为毛乌素沙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