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担心欧元对人民币升值的欧洲领袖最好思考问题的真正根源:美国,以及美元的“过度贬值”。这是欧洲敦促中国货币升值后,中国总理温家宝给欧盟领袖的不客气信息。 尽管有报道说中国会在下月调整或重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但温家宝表示人民币自2005年年中对美元升值11.7%,但对欧元贬值8%,对这样一个事实他无能为力。他认为,除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美元持续贬值是欧元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人民币一直有很大的升值压力。降低或稳定利率可以减少货币升值的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驳人民币升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廷亮  张洁 《山东经济》2004,20(5):28-30
2003年以来,人民币受到西方以及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强烈升值压力。人民币币值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升值论者主要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高额的外汇储备、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等原因来要求人民币升值。作者深入这些原因的背后,发现这些原因中一些是某些国家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意图,一些是对中国总体经济形势、具体经济现象的错误判断与把握。目前人民币升值的时机尚未成熟,维持人民币较长时期的汇率稳定,延缓升值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岚天 《中国经贸》2011,(20):12-12
众所周知汇率作为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并且在调控宏观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值,并且在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一次加剧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8月19日】奥运后最先值得关注的政策包括外汇和信贷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今年3月以来央行在人民币升值政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紧盯美元到逐渐盯准-篮子货币。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连续下跌,个中原由在于,政府希望照顾出口商,保障国内就业。但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强势反弹,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还在快速升值。当然,如果央行最近还是实施对美元的渐进升值政策,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升值会快得多。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口贸易大幅增加和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开始显现。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本国货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但升值过早、过快会带来一系列恶果。我国政府统观全局,权衡利弊,认为人民币汇率应保持基本稳定,拒绝了升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韩国《朝鲜日报》4月8日】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声势惊人有如破竹。最近,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比价的上涨(货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人民币在世界各地都成为通用货币的“强人民币时代”正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章旌 《沪港经济》2007,(7):80-81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今年人民币开始驶入升值加速道。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要求适时加快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谢作诗  米兰 《中国西部》2012,(1):156-161
在人民币升值的喧嚣声中,人民币汇率出现连续几日触及跌停。人们不免要问:其中原因是什么?这是暂时的现象,还是人民币升值趋势的转折点?人民币存在不存在严重低估?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选择,是选择浮动还是盯住一揽子货币?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10.
经济过热,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正在与日俱增,但与美国财长保尔森施压毫无关系。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经济现已过热。货币供应增速失控、通胀风险加剧、股市狂飙和外汇储备激增促使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秦颖 《上海国资》2010,(4):34-35
人民币任近期不会有大的动作。但是进入二季度以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小幅度的升值,但不会有大的升值  相似文献   

12.
向松祚 《新财经》2013,(12):20-20
近年来,人民币“被美元化”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这种现象与人民币某种程度的“被美元化”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关系。所谓“被美元化”是指本国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量深受美元和美联储货币政策之影响,本国货币政策部分或全部丧失独立性。“被美元化”问题的要害是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和单边升值预期长期挥之不去。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5%。长期挥之不去的单边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造成多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2月7日1去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实行以一篮子货币挂钩的管理式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1%,之后一直缓慢升值。总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慢慢升值,实际运作上有点“爬行式挂钩”(Crawling Peg)汇率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吕冬梅 《中国经贸》2010,(8):114-115
一、序言 世界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 汇率的变动与各国国内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一种货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政治说了算。最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先有日本财相在七国财长会上提出要求,后有美国财长斯诺讲话和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近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格林斯潘的讲话,更是让世人在全球通货紧缩压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币。可谓是官民联合、齐心协力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发难。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担纲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全面上演,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日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必然对我国吸收FDI产生影响,但小幅升值对我国吸收FDI总体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何志成 《环球财经》2009,(12):72-73
近期,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度变强,甚至一再地出现强压人民币升值(非官方)的声音。 10月1日,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如果一些亚洲国家抵抗货币升值,则全球经济不可能恢复平衡。显然,他的话语是冲着中国来的。  相似文献   

17.
破冰:人民币单边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破冰,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市场力量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格局。  相似文献   

18.
货币市场近月正憧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一年及两年远期无本金交割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于2009年11月13日跌至15个月新低,分别为6.5865及6.2500,意味着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于一年内升值约3%及于两年内升值约8%。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反映美国及欧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增,以及对美元长远看跌。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做法,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开始向上小幅升值,至今人民币已经累计升值5%左右。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022.2亿美元。仅9月份中美贸易顺差就达141.3亿美元,比8月份增加了2.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海外呼声再起。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一下,人民币究竟应不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关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或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议论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压力也接踵而来,由此关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升值压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评价和评估人民币国际化或是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升值压力的关系,是当前中国国际金融战略需要思考的又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