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进程深入和完成,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地方政策性投融资平台,其定位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面临着从政策性投资为主向价值投资为主的战略转型。本文以产投公司为例,分析地方国有投资公司的特点和所处市场环境,提出产投公司在未来实施改制过程中战略调整的思路和方向,从政策性投资逐渐到价值投资的转型途径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8,(22):27-2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省、市、县级政府层面,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了大量重组和转型的实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平台公司重组和转型并不仅仅是考虑平台公司自身,而是要提高到地方政府治理层面;理清债务、健全治理机制和拓展经营范围是重组和转型的主要内容;重组和转型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是自上而下的程序、统筹兼顾推进PPP项目、向金融控股转型和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本文对地方政府推进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09,(9):F0002-F000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08,(15):F0002-F0002,F0003,F00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一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投资价值效应的一般原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重新进行了审视和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经营业绩均与其投资支出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且投资支出比例分别在0.47727和0.36971时公司经营业绩达到最高。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既包含投资不足,又存在过度投资,因而是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财经速递     
税收国有控股公司组建新公司契税政策明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出通知,明确对国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资产投资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85%以上的,对新公司承受该国有控股公司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通知自下发之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执行。上述所称国有控股公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仁芳 《现代商业》2011,(33):65-66
建立国有控股公司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降低管理幅度,提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但如何寻求并确立更好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模式,以达到增强投资管控力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检验了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对公司董事会结构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公司的政治关联水平对董事会结构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政治关联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人文结构"特征而弱化公司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入,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将逐渐加快,企业重组也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国企业集团的日常管理活动中.针对目前企业重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明确集团内部企业重组的战略导向和基本目标,并从理论上对内部企业重组中的财务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集团有的放矢地开展内部企业重组,发挥企业重组的功效,也有利于我国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和向投资控股型集团迈进,这就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05,(4):24-25
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各地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制 ,主要形式是重组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之间联合重组、出售转让国有产权、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进行改制重组等。各地普遍把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与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当地支柱产业的国有大型企业 ,坚持国有资本控股 ,立足于做强做大。从全国情况看 ,净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66.9 %的290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 ,已有1464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 ,…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分级产权新体制下的国有投资公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结合国有资产分级产权新体制和国有资产法草案的有关内容,探索了新体制中各主体的职能定位和相互关系,提出新体制对国有投资公司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新体制下地方政府处置国有资产的权限增大,将提升地方政府进行国有资产重组的积极性,将为国有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营提供充分的空间;二是新体制下地方政府将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按照综合性、规模经营、精简高效原则整合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国有投资公司要主动应对,逐步由财务管理型公司向战略管理型控股公司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资本经营是属于外部交易型的资本扩张战略.企业资本经营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吸收外来资本,进行有效的投资、兼并、收购和重组,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传统生产经营为主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如何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资本的尝试?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为视角深入分析其内涵,结合国企改革背景以地方国有平台公司自我发展能力为研究对象,从功能定位、市场化程度、监管政策、内部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地方国有平台公司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对策:一要坚持党建引领,激发自我发展新动力;二要坚持市场化转型,提高市场化经营意识;三要加强改革重组,提高融资能力;四要优化主营业务结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五要加强供需对接,转变监管职能体系;六要优化内部控制,激发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林景文 《财经界(学术)》2011,(24):136-136,138
地方国有投资产公司的国有资产是国家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地方国有投资产公司的预算管理也是公司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能不能处理好公司的预算,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本文通过对地方国有投资产公司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的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预算的控制不够精准仔细...  相似文献   

16.
终极控制、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支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以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作为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利益一致程度的代理变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普遍存在。对于国有终极控股公司,这种敏感性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着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的增加而增加,支持了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也体现了终极控股股东利益趋同效应与侵占效应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并且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抑制国有终极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而非国有终极控制公司更可能面临着融资约束,但尚未得到严格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徐策 《中国物价》2011,(11):17-19
2011年,在政策刺激力度减弱以及总体货币环境趋紧环境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快速增长转向平稳放缓。中央项目投资、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出现大幅放缓,而地方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出现较快增长。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于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业投资。展望全年,投资将总体继续放缓,累计同比预计达到24.8%。  相似文献   

18.
<正>六月的农机资本市场,如入夏的气温一般火热,国内外仅公开的并购重组、合资合作事件就有三起。6月8日,从农资行业跨界而来的金正大集团宣布以6440万元收购意大利SDF集团控股的道依茨法尔机械有限公司10%股权。关于收购后的战略协同,金正大冀望于收购机械公司股权,成为推动公司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企业转型的重要一步,后续将对于购买公司肥料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了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力度,不断降低了国有企业杠杆,加快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速度。为应对这一宏观发展环境的转变,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需要从自身财务风险预防控制力度的加强入手,促进自身业务的快速转型。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职能及其债务风险成因,总结了债务风险防控现状及金融政策,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转变与优化政绩观念、利用多元举措疏导资金压力及债务风险三个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的防控对策,而后从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自身两个角度探讨了地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杨兴全  李沙沙  李闯 《财贸研究》2022,(11):69-81+110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投资效率间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具有资金优配效应;其作用路径为抑制管理层在职消费及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异质性检验发现,当财富股价敏感性越高、股市压力越大、退出威胁可信性越强时,上述作用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源于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且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利于投资机会较好公司获取增长期权价值,利于投资机会较差公司获取清算期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