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万江 《企业经济》2004,(11):17-2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使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也使劳动的本质规定性、具体形态和价值创造性发展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具有双重性,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现阶段如何确实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参与收益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聚焦职工持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份,即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作为劳动者,职工享有按劳分配的权利;作为出资者,职工股东享有按资分配的权利。职工持股使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体现了职工劳动的价值和出资的价值,有利于提高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度,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聚焦员工持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份,即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作为劳动者,职工享有按劳分配的权利;作为出资者,职工股东享有按资分配的权利。职工持股使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体现了职工劳动的价值和出资的价值,有利于提高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参与度,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试点。  相似文献   

5.
(一) 现在我们已经把劳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了,这很好。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行的分配制度。”这在分配问题上是一个突破。1.突破了原先没有把劳动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观点,把它放在第一位了;2.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是有贡献的,有贡献就有理由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比以前只有劳  相似文献   

6.
一、按劳分配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新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这一新论断,纠正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片面理解和运用,恢复了它本来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创新按劳分配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对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企业层面的结合,可以实行"两步走"的分配方式:第一步,在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二步,实行按劳分配,企业的劳动者按其在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9.
国企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进行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符合时代特征的薪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5):72-75
文章以企业为单位,在企业现有会计体系基础上,提出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率概念,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劳动性生产要素贡献价值从企业新增价值中分离出来,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岗级调整系数、个体绩效价值调整系数,计量出企业中各类型劳动性生产要素群体及个体参与企业新增价值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最终构建了基于劳动性生产要素价值贡献的收入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等式的一般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汇编25页)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人民日报2002 1118)这些论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和分配结构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引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经济类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陈征等主编第334页).这一分配原则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后才能按上述分配原则进行具体分配.企业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落实分配原则的核算单位.企业通过现行的会计法规、会计核算程序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情况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2.
黄瑞 《集团经济研究》2005,(24):179-180
自建国以来,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于是学者们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标准角度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讨论.如何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呢?有的学者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有的学者却对此产生怀疑,认为传统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按要素分配,便以新的方式提出劳动非价值唯一源泉,而这又涉及到了自马克思时代就开始的多元价值论和一元价值论争论的问题.鉴此,笔者特撰此文,对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几种观点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马淑莹 《企业导报》2011,(11):209-2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收入分配政策。这一收入分配政策从总体上能够实现社会公平,但在现实生活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按劳分配、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公平与共同富裕几者之间的关系,切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中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及局限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坚实的基础和重大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同时提出要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本文主要就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作出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在私有制存在条件下的合理性,同时提出现实生活中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它们的收入分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照要素价格理论,即西方经济学上所谓的“分配”理论。最后提出收入分配实质是价值分配,并且说明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郑小平 《公司》2001,(1):23-24
人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主要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其分配方式已由按劳分配发展成了按知分配,按知分配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分配方式。 一、关于按知分配的主要观点 关于按知分配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观点: 1、所有制论观点。 所有制论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生产要素,按知分配本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中国当今市场经济条件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由于按劳分配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在公有制经济中,每个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到: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试图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笔者认为这一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多处值得商榷。本文将从本质和可行性上论证按贡献分配的不合理性,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路,以及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八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分配实践证明,除了实行按劳分配外,还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尤其是要区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这两个不同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使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