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小城镇最关键的是要繁荣经济.没有经济的增长,小城镇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在建设小城镇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发展道路,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增长。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客观问题和不足。因此小城镇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和新农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我们应从协调各级城镇的发展、政府积极介入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城镇体制、控制和保护耕地、建立完善小城镇养老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全国的重中之重,它是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程的重要力量。阜新地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建设中面临很多的困难,着力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围绕阜新地区的经济发展,指出了加快经济发展须抓好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小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南台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小城镇建设标杆镇,他们靠创新将其箱包和鸡蛋产业做强做大,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支柱。研究该镇的产业集聚现象对全国具有类似特点的城镇发展具有极其可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小城镇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湖南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文章以湖南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现状为基础,分析政府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政府作用发挥的因素,旨在论述政府针对问题该如何调整对策,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后半阶段,以粗放式、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日益凸显出不合理性。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发达国家,其城镇化及城镇发展过程都走在国内发展前列,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和措施有其独到而鲜明的特点。通过相关文献对日本小城镇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与当前的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转型背景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增强国内小城镇建设水平,促进小城镇建设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计划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大悟县计委成立了以主任胡凡明为组长的小城镇建设调研专班,重点对我县宣化店镇、河口镇、大新镇小城镇建设作了调查(包括百户个体经营者问卷调查),对其余的16个乡镇作了填表普查.一、小城镇建设对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小城镇建设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每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存在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文章指出,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可以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利用小城镇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小城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和聚集能力,是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重点之一,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已经历史地提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地位,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是小城镇建设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重点之一:小城镇建设与发挥本地资源的相对优势相结合.这一结合的意义在于,一是易于形成城乡一体、城乡协调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城镇建设与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重蹈城乡割裂的二元经济格局的复辙.二是有利于形  相似文献   

11.
钟世臣 《现代商业》2008,(2):274-275
城市化发展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没有一定比例的城市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大城市、小城镇、农村三者的利益关系。要在整体规划上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实现整体的、长远利益;要着眼于小城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进行城镇化改造;要立足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来建设发展小城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小城镇的具体特点,注重文化建设,形成本地特色,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北京正在致力于发展建设成为世界级特大城市,因此北京小城镇建设必然成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资源缺乏、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等,其中投融资问题是目前较为突出的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北京小城镇发展建设中现存投融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创新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融资模式为例,提出了小城镇建设投融资创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编写规划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  相似文献   

14.
王春超  周浩杰 《商业研究》2002,(13):144-14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与小城镇的发展道路如何选择的问题。农村目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仍呈负增长或在低位中徘徊,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村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同样小城镇结构选择以及撤并乡镇的尝试,合并建制村等思想都有待于去探索。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支持一批小城镇。要通过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建立良好的小城镇运行与管理机制。简言之,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当前已加入WTO的大好形势,加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发展县域经济要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只有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地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稳步、快速、腾飞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小城镇建设的成败和水平.研究和解决好现状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有关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更快更好地加快小城镇建设?一、注意立体化建设从三方面立体入手:一是通常的城市街区、道路、景观、基础设施等规划。二是经济发展的规划。城镇的建设不是...  相似文献   

18.
崔久波 《现代商业》2014,(17):283-28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城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而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协调好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以往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误区,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保持小城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是关系小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导向下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王雅琳 《商业研究》2006,(18):66-70
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且与农村经济紧密相联的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以最小成本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佳载体和重要支撑。借鉴国际小城镇发展经验,剖析青岛小城镇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综合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务实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承载力及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小城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等是实现青岛跨越式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而小城镇在它的发展建设中也存在若干需要澄清以及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来阐述小城镇区域发展战略,并以武进区嘉泽镇的发展来说明小城镇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