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劳动保障》2011,(7):43-43
编辑同志: 我2007年8月到公司工作,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2010年5月,因操作失误,导致右手受伤。2010年8月,经工伤鉴定,我构成八级伤残。2010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再与我续签酊我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司却称我获得了前两项补偿后,不应当获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于2006年到山东某公司工作,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2008年3月,我在工作中被机器砸伤,后被认定为工伤,鉴定为10级伤残。2008年7月,我领取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800元。2009年3月,我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我父亲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半年前在上班期间因生产事故导致重伤,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为六级伤残。由于公司未为他办理工伤保险,导致无法从工伤保险部门获取工伤保险待遇,而公司又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我父亲只好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并判令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就在法院审理期间我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于是我以继承人身份参加诉讼,公司却认为工伤保险待遇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该权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向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五到十级工伤的职工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分别用于伤残后的医疗、营养费用和对因工伤导致的就业能力损失的补偿。《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  相似文献   

5.
徐某1994年在龙口市某公司因工受伤致残七级,2000年5月31日该公司依法注销,债权、债务由其主管部门承担。1999年4月6日龙口市某股份制企业成立时接收了徐某,双方没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某股份制企业与徐某所在的原公司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多年来,徐某一直在同一地点从事同一工作,对用人单位的变换全然不知。2002年徐某提出与某股份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因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发生争议未果,遂诉至龙口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某股份制企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公司一未婚男职工因工死亡,其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不应该给?有人说他的父母有生活来源,不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请问,这种说法对吗?张强张强同志: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12,(11):61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工伤员工,鉴定等级为七级,合同期顺延到2012年3月结束,公司给其开具了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但该员工一直没有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残疾补助金。公司出于人文关怀,为了让该员工能继续接受治疗,没有给其办理社保封存手续,而是继续缴纳。现在该员工要求公司补偿,公司是否需要支付3月份以后的工资?  相似文献   

8.
邵某未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私自成立了某工艺品厂,并到其它企业承揽加工业务,招收了一批农民工。工作中农民工张某发生事故,伤愈后被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伤残8级,张某要求厂主邵某按《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的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但邵某予以拒绝。张某随即到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同时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受理该申请后,调查中发现被诉人未经依法登记,认为该案的被诉人主体不符合《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受案范围,遂驳回了张某的仲裁请求。…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新《条例》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同时,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  相似文献   

10.
政策     
中国工伤死亡补助金标准提高为人均收入20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此次条例修改,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张女士是我厂的清洁工,去年10月12日早晨,在上班途中遇车祸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司机与张女士负同等责任。近日,死者丈夫多次来厂要求按非因工伤亡待遇给予补偿。请问,非因工伤亡如何定义?死者家属要求有无法律依据?薛道初薛道初同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工伤。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  相似文献   

12.
《财务与会计》2012,(7):76-78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一、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二、本通知第一条所称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相似文献   

13.
案例2011年7月19日下午,王某在上班期间被机器砸伤左脚。2012年3月24日,王某被认定为工伤,同年8月29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劳动能力障碍程度九级。2013年2月21日,王某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合计105384元。经仲裁委审理查明,王某所在单位没有为其参加工伤保险,王某受伤后一直未到单位继续上班。双方于2012年12月1日签订了《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双方约定:由单位一次性支付王某工伤赔偿6万元,扣除单位已为王某支付的医疗费用10150元,余数49850元王某已如数收悉。在协议书中还约定: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王某承诺不再以任  相似文献   

14.
[案例]刘某与某水泥厂于2002年10月形成事实劳动关系,2005年刘某因工受伤,经鉴定构成九级伤残。水泥厂为刘某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工伤津贴。医疗终结后,水泥厂安排刘某工作。2006年3月,水泥厂要求与刘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刘某对合同条款有异议而未签订,水泥厂以此为由通知刘某自2006年4月11日起终止双方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孟斌荣 《数据》2002,(7):27
199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第48号令,出台了《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在第十五条第四项中对因工负伤"易地安家的,发给相当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旅途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按本单位职工出差标准报销."第十六条中规定:"被保险人工伤评残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要护理的,应当按月发给护理费.护理费依照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三个等级,分别按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对"伤残程度被评为五至十级,如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自行择业的,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如果职工因工死亡,在待遇上第十九条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电工张某带电维修机床时被电击身亡。2002年1月,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张某系因工死亡,并确认其父母亲和女儿为张某的供养亲属。1月15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将张某的丧葬补助金3990元、一次性  相似文献   

17.
十一、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也就是说,《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包括两类,一类是法定终止,即劳动合同因期满而终止;另一类是约定终止,即劳动合同因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在《劳动法》的实  相似文献   

18.
谷某和张某是某建设监理公司的退休人员。2002年8月15日,二人在参加单位组织的离退休人员旅游活动时,遭遇车祸身亡。2002年8月20日,谷某的家人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认定谷某系因工死亡的请求,8月25日劳动保障部门认定谷某系因工死亡,并支付谷某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22500元。张某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某机械制造公司职工,2005年3月份,在工作时因设备故障,右手被轧伤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7级,停工留薪期6个月。事后,我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再就业补助金等共计5万余元。公司却称我的月平均工资为500元,伤残补助金只能按个人工资标准而不是本地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请问,公司的说法有依据吗?  相似文献   

20.
李伟毅 《财会月刊》2008,(12):16-17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遇到辞退职工的情况,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纳税处理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