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制度变迁与国家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平 《生产力研究》2005,(5):17-18,21
本文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的一个回顾、整理、概括。本文的基本思想是:国家(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绩效的保证,又往往是制度低效的根源。在这一逻辑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制度变迁的两种形式以及国家在这两种形式中的不同作用,最后,提出制度变迁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制度变迁是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相互作作用的过程。理论界对制度供给不足讨论得比较多,但往往忽视了制度供给过剩的问题。在一些集权和政府管制较多的国家,制度供给过剩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或者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容易产生制度供给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制度供给过剩也管制需求密切相关。研究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李永升 《当代经济》2009,(15):166-168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9.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行为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制度变迁原因和路径的解释远不能满足复杂现实的要求,特别是完全理性假设和静态分析方法不断受到人们质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逐渐代之以有限理性假设,强调时间作用和历史重要性以及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从而使制度变迁理论更趋“演化”的特点。近年来,自二战后开始复兴的演化理性主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制度变迁研究领域形成了极为活跃而又迅速发展的学术思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制度变迁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增强了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12.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 《经济学家》2003,(3):104-110
本文从方法、前提、定义和性质、制度起源与发展、制度变迁过程等几个方面归纳了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将制度视为技术进步的阻力,制度变迁就是不断克服制度阻力的过程。从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对比中,本文认为不存在前者替代后者的可能性,并粗略地提出了一个结合这两种理论的制度变迁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投资的制度变迁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在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教育投资总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教育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诱致性制度在创建和推行之初,教育投资对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市场配置资源就已经产生了路径依赖,最终导致了一些低效率的锁定状态。要走出这些锁定状态,必须建立起单一与多元相结合的教育投资研究决策主体体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投资决策权力机制,中央政府应设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建立起经济利益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教育投资利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治企业家和经济企业家共同构成了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政治企业家为经济企业家的活动提供了制度框架,经济企业家为政治企业家的活动提供了制度信息并改变了政治企业家所面临的压力环境。通过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反应、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发现等手段,政治企业家和经济企业家对既定制度条件下的外部环境和潜在盈利机会产生影响,引发新的不确定性,导致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同的制度安排不仅可以解释效率问题,同样也可以解释收入分配问题。尤其对于体制转轨的中国经济来说,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与制度安排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D.North模型为中心,综述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中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观点,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和产权的迂回作用关系,以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绩效提高有所借鉴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从产权理论到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产权学派的努力,后来逐渐接纳了关于利益集团、寻租与国家的认识,进而形成了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随着路径依赖、认知科学和博弈论的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论制度变迁的成本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的关键是成本约束,这是制度本身产生的根本性要求。制度变迁是成本和收益相权衡和比较的产物,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减少制度变迁的阻力,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博弈论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博弈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因此,制度是N人博弈的均衡解。当一种经济中还存在外部利润时,说明博弈尚未找到最优解,还可以进一步剔除严格劣战略,就是说非均衡的制度结构必然导致制度变迁,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制度结构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