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鲁 《中国经贸》2014,(13):76-76
有关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深入揭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矛盾,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提高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缓解养老金压力成为全世界都在致力解决的问题,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很敏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明显偏低,实际退休状况也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预期寿命增长和养老金支付的巨大缺口等问题,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而不少学者认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造成就业压力和企业竞争压力.对此文章给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证明,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我国经济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社会已经出现了越发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人都很重视延迟退休年龄这个话题。对老人退休年龄进行延迟,对于我国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是否真正有益,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根据研究可以得知,将老人的退休年龄进行延长,可以大大提升我国社会的整体劳动力,不仅如此,这对于消费、投资以及贸易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资本和劳动替代关系的改变让要素使用效率大大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不过因为第二产业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得到最大的效益,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各自方案来分析,通过那种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比较温和的方案来进行退休年龄的延迟,可以让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定,这样对于产业结构的不利影响也会大大下降。文章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增长及产业效应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龄化的加快,使得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为了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是不是应该延长退休年龄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该文的观点是:延长退休年龄改革应该现在就实行,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困难,但也要逐步分阶段推行。该文首先简要概括了延长退休年龄提出的背景,并对延长年龄与劳动就业,企业及养老保险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人社部提出适时建议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其实并不突兀。随着人口老龄化来临、社保基金压力增大,我国目前相对偏低的退休年龄迟早需要延后。只是延迟退休年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宜操之过急。养老保险的基金缺口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延迟退休年龄并不能完全缓解基金支付压力。更何况,延迟退休年龄一头关乎养老,另一头牵着就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实施延迟退休对维持养老保险的运行、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延迟退休年龄需要有合理的政策来减少成本和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璟 《特区经济》2008,(2):131-133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一方面,引起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职工人平均寿命将超出10年,个人账户面临长寿者支付风险。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改革的必然。借鉴国外做法,结合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行浮动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退休年龄为视角审视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主要概述了退休年龄政策的历史变革,介绍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决定退休年龄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改革退休年龄政策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上涨、养老金亏空等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基于天津市351位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列联表和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身体越健康、收入越高的居民更易于接受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身处管理岗的居民要比非管理岗的居民更易于接受该政策;与民营、私营企业职员相比,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单位的职员更易于接受该政策。  相似文献   

11.
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春霞 《发展》2010,(1):11-14
中国在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中,明确了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并于2001年在辽宁试点后,向全国推广。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从传统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方面问题的冲击,如人口老龄化、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隐性债务显性化等。各方的压力使传统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在财政上出现了支付危机。  相似文献   

12.
延迟退休已经是媒体和劳动者们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人们的预期寿命和受教育年限在不断提高,导致了劳动成本加大、养老金亏空、人才浪费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文章分析了现行退休年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老龄化问题出台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一经提出就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文章通过分析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并提出调整和改善的对策,主要围绕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军人、企业单位、普通民众等不同主体的意见,就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剩余价值和资源利用率、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配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钧 《山东经济》2007,23(5):21-23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是必然的。对此,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采取分步骤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就业,消除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最优退休年龄问题一直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而寻找合适的测度方法则成为了关键.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最优退休年龄的测度方法作了回顾与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评述.对寻找合适的方法测度最优退休年龄,制定退休标准,适应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隋国利 《特区经济》2013,(10):71-73
退休制度和养老限险制度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晚年生活而制定的,然而养老保险危机在多个国家出现并产生重大破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年龄的改变往往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分别对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因素分析.肯定了提高退休年龄通过降低赡养率和被动率,分剐可以改善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缓解养老保险危机。但是否实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还要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奎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1月24日,据媒体报道,人社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吕营 《中国经贸》2014,(17):143-143
我国目前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再加之养老金“空账运行”的财务危机,使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建立延迟退休制度还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问题,以使这项制度实施的阻力更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界主张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及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之后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压力亦可得到相应缓解的观点,本文从养老保险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不仅不能解决养老金空账的疑难,同时还会带来就业挤压等其他社会问题,最后提出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20.
至少在最近10年内,我国还不应当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措施不久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3岁、社保基金年缺口200亿元、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国际大趋势等理由,提出了要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调整思路。虽然即刻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反对,但是人保部仍然准备就此问题在全国进行调研。笔者不否认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趋势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我国应当如何仿效、如何实施,尤其是何时开始实施,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酌情考虑。在我国的国情中,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