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惠型社会福利来自于对社会福利模式的最初划分。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到"普惠型"转变的过程中,在学界和各级政府层面,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实践,我们都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从提出、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构建怎样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并有效地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建立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背景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在中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深圳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探讨深圳建设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问题。借鉴香港经验,研究深圳率先建设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策,建议根据“适度普惠、参照香港、国内领先”三大原则,分步构建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总体水平国内领先、覆盖全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阶梯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十七大期间曾经表示,中国将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政府对生活无着人员负有责任,对老年人、残疾人与孤儿实施保障理所应当。但是,这种"补缺型"社会福利保障的对象毕竟只是少部分特殊人群。在"补缺型"社会福利体制主导之下,大多数公民难以成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受患者。而社会福利向着"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普惠社会     
《新西部(上)》2007,(11):56-56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公开表示.中国将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由过去的“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虽然他在普惠前加了“适度”二字.离发达国家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人口众多等现实问题而言,这无疑算是一次不小的进步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世界各国都有着自己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本文对美英等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社会福利的内容、资金来源和管理服务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完善,需要明确小政府—大社会的福利理念,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加强立法,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深圳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较高的人文素质结构,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福利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如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立足深圳实际,研究构建有深圳特色的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周吉 《改革与开放》2014,(19):75+81-75
纵观几十年来的发展概况,我国的社会福利已逐渐从"政府定位"转向"民生需要为本",并且开始重新思考关于福利的社会责任划分机制,逐步探索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社会福利模式。在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以及社会福利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1988年我国恢复和重建了社会工作。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和复杂化的社会转型期,面对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等实际国情,以及人们多样化的福利需求,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正面临着实践与理论困境,其根源在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福利责任与关系尚不明确。运用治理理论对社会福利的治理主体与治理关系进行探讨,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应选择适当的新路径。要实现"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的转变及行政主导型向民主对话型的转变,使居家、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法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延边地区朝鲜族家庭结构的变迁与发展,分析了其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探讨了当前社会养老模式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要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依据社会养老机构功能合理定位;加强养老工作专业队伍建设;构建以民政部门为牵头单位的养老机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实施精准扶贫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背景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由于金融监管体制滞后、市场信息披露不足、金融主体供需失衡、金融办法律地位缺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缺乏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农村普惠金融推助精准扶贫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从监管优化角度出发,不断推进多层次、高效能、开放包容、竞争适度、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实施精准扶贫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背景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由于金融监管体制滞后、市场信息披露不足、金融主体供需失衡、金融办法律地位缺失、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缺乏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农村普惠金融推助精准扶贫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从监管优化角度出发,不断推进多层次、高效能、开放包容、竞争适度、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国内     
力推"适度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China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ppropriate Social Welfare for the Benefit of Senior Citizens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百善孝为先",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善事父母、尊老养老。中国历朝历代都对老人优礼有加。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就曾设想过这样的大同社会:"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如今,作为世界惟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占总人口比重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为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中国正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适度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4.
谭晓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8):165-167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的特殊阶段,建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西方社会保障发达国家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指出普惠型社会保障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还能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应当建立起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后顾之忧,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5.
普惠型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在党和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意见引领下,福建省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建设得到巩固提升、服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十三五”时期,福建省普惠型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政策配套不够完善、项目审批流程有待优化、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平均入住率偏低、服务产品不够丰富等困难。进入“十四五”时期,要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条主线,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培养机制、强化规划引导、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各类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祥 《魅力中国》2010,(22):20-20
社会福利制度自近代产生以来,不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且已成为国家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社会福利的理论,“第三条道路”就是其中一种。“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思想是超越了“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一种理论。主张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到社会福利中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福利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刚起步的中国的启示有:一是我国的社会福利应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型转移到公共治理型上来;二是让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分担社会福利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刘涵 《中国经贸》2023,(17):28-30
农村地区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业务经过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瓶颈。普惠金融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建设,要积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解决发展的痛点和难点,积极参与到农村地区建设中。通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做好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制度设计及流程建设,解决传统管理体系下所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加强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建设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工作进行探讨,对普惠金融建设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居家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养老和社区综合养老"三结合"养老模式,预示着我国普惠型养老服务已初具规模.然而,由于我国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不长、相关政策制度制定相对滞后、社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监管体系建设完善还需时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普惠性的提升依然任重道远.为了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本文提出...  相似文献   

19.
图雅 《北方经济》2011,(15):45-47
一、牧区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根据内蒙古农牧业厅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6809家,其中牧民专业合作社为1457家。我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牧民合作社类型大体有两大  相似文献   

20.
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其究竟是普惠的数字红利还是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这是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中亟需回答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匹配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从创业效应这一渠道进行了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改善了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渠道之一。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生存型创业从而改善了收入不平等,而数字普惠金融对机会型创业的促进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以及如何缓解收入不平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