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补缺型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必然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中的“普惠”是指要建立起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普享式社会福利;“适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福利的标准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线;二是福利项目和福利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人的需要层次,随着经济和民主进程的发展逐步涵盖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途径和路径,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福利支出规模的标准化测度模型,并设计了“三三三”福利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2.
普惠型社会福利来自于对社会福利模式的最初划分。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到"普惠型"转变的过程中,在学界和各级政府层面,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实践,我们都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从提出、引入到本土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构建怎样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并有效地付诸实践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建立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背景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在中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周吉 《改革与开放》2014,(19):75+81-75
纵观几十年来的发展概况,我国的社会福利已逐渐从"政府定位"转向"民生需要为本",并且开始重新思考关于福利的社会责任划分机制,逐步探索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社会福利模式。在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以及社会福利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1988年我国恢复和重建了社会工作。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和复杂化的社会转型期,面对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等实际国情,以及人们多样化的福利需求,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深圳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探讨深圳建设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问题。借鉴香港经验,研究深圳率先建设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策,建议根据“适度普惠、参照香港、国内领先”三大原则,分步构建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总体水平国内领先、覆盖全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阶梯式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哈萨克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饮食习惯也与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紧密相关.大多数哈萨克民族牧民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以放牧为主,所享受的医疗条件相对有限,所以茶、 奶、 肉、面既是他们的主食,也是他们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采用了具有哈萨克族民族特色的"原汤化原食"的食疗方法,逐步形成了特殊的草原食疗文化.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一个重要的民族,对新疆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民国时期有关哈萨克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 教育、 社会、 宗教、 民俗、 民族关系等方面多少均有所涉猎,民国时期学界对新疆少数民族研究成绩卓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国人用新眼光审视新疆及其民族,对民国政府的不同政治势力在新疆地区实行的措施有推动作用,丰富了国人对新疆民族的认知,为当代新疆哈萨克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神话作为哈萨克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原始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神话传说不仅反映了哈萨克先民们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畜牧文化,同时也呈现出哈萨克民族的原始宗教兼容并蓄、互补共存的多元性特征.这将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秩序转型和价值重构提供有益的启示,也为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文.图  /  楼望皓 《中国西部》2014,(11):88-99
在草原上,哈萨克族牧民对驯鹰者的尊称是"萨雅齐",只有经济好、人品好、勇敢且智慧的驯鹰人才能成为"萨雅齐"。哈萨克族把鹰作为图腾,象征着勇敢、智慧和正直,他们崇拜鹰、驯养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老年人群的信仰现状及宗教信仰行为.指出,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信仰的民族,当前的哈萨克族老年人群全体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保留萨满教的一些教俗残余,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群体,哈萨克族更重视今世的生活,对宗教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对于其形成时代,各种文化类辞书或介绍性文章中都模糊地说大概在几百年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其形成年代的基本认识提出质疑,本文也就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的源流陈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百善孝为先”.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善事父母、尊老养老。中国历朝历代都对老人优礼有加。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就曾设想过这样的大同社会:“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相似文献   

13.
扶贫开发使新疆牧区大部分牧民脱离贫困线,但至今仍有部分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之内。基于对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族乡牧民贫困现状的田野调查,研究认为牧民“因病、因残、因学”致贫普遍,留守人口老龄化,保守传统游牧思想及居住分散等造成扶贫开发困难。针对当地现状采取一般层面与特殊层面相结合的扶贫开发策略,如进行牧区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资与社会投资,实施以新生产工具使用、大棚经济作物种植、野生贝母栽培及双语教育等为基础的技术培训和地方教育,开发以草原生态、哈萨克族文化及玛河碧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建设牧家乐特色安居房及哈萨克族传统饮食加工特色产业等。对实现牧区全面脱贫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哈萨克族牧户民间借贷行为特征。调查研究表明,哈萨克族牧户民间借贷资金行为较为普遍且借贷规模较大,金额小;民间借贷借入资金主要用于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户以民间借贷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国家与社会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千年王国构想,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为欧洲社会福利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欧洲社会福利思想的演进历程大致经历了自由主义、德国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欧洲社会福利思想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是:从慈善救助走向自然权利的人道主义,从人人普享福利的公民权利到无责任即无权利。  相似文献   

16.
王波 《特区经济》2009,(7):120-122
政府规模是指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所组成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总和。本文将基于社会福利函数,以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建构模型,探索适度的政府规模,并设定评价政府规模的几大指标,为相关部门构建适度政府规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谭晓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8):165-167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的特殊阶段,建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西方社会保障发达国家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指出普惠型社会保障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还能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应当建立起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后顾之忧,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发展与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规划中把城乡结构列为优先解决的结构问题之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金融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容忽视。本文认为,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加大金融强农惠农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我国有关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也取了得显著的成效.但是,不论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还是中小型城镇,残疾人沿街乞讨的现象屡见不鲜.从长远来看,只有确立了“标本兼顾”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需求,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杜绝残疾人沿街乞讨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普惠型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在党和国家重大规划和政策意见引领下,福建省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建设得到巩固提升、服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十三五”时期,福建省普惠型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政策配套不够完善、项目审批流程有待优化、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平均入住率偏低、服务产品不够丰富等困难。进入“十四五”时期,要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条主线,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培养机制、强化规划引导、提升服务水平,引导各类主体提供高质量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