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牟岚 《特区经济》2014,(1):84-86
欧债危机发生以来,欧盟经济饱受债务危机之害,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欧盟对其贸易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影响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贸易政策变化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与欧盟沟通、积极进行自贸区谈判等对策,以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欧盟积极主导贸易新战略,以及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愈演愈烈之际,如何开拓未来中欧经贸前景,构筑中欧贸易新框架意义重大。欧盟积极推动贸易新战略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日益恶化的欧债危机,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一份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战略文件中,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贸易政策走势,被称为欧盟贸易新战略。欧盟贸易新战略包含六大部分,即推进多边和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3.
王樾 《中国经贸》2014,(11):39-40
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侵袭与影响,201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590.7亿美元,同比增幅仅为2.39%,但依然没有动摇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位置。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中欧贸易的现状和特征,来找出其关键性问题,为中欧贸易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3,(15):24-25
在欧盟积极主导贸易新战略,以及欧盟对华贸易保护愈演愈烈之际,如何开拓未来中欧经贸前景,构筑中欧贸易新框架意义重大。 欧盟积极推动贸易新战略 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日益恶化的欧债危机,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一份名为《贸易、增长和世界事务》的战略文件中,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贸易政策走势,被称为欧盟贸易新战略。欧盟贸易新战略包含六大部分,即推进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深化与美国和中国等战略伙伴的经贸关系、启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全面投资协定谈判自贸区战略,以贸易促欧盟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陈长缨 《中国经贸》2013,(15):26-29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欧盟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以及行业产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关系总体较为紧密,分别在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双边贸易结构整体表现为竞争性;自贸区的建立将改善中欧双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刺激进出口贸易,对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对中欧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双边居民收入得到了提升,而考虑收入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福利水平却在下降;自贸区的建立将优化中欧双边国际分工格局,有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即致力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增加对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而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在自贸区建成以前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李钢 《中国经贸》2012,(9):36-36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 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 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平稳性与变协整检验方法对近年来中日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日贸易在2008年年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和在2011年初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下发生了两次显著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的冲击效果表现为贸易额在短期的迅速下降和此后的快速回升,而欧债危机的冲击效果则表现为贸易总体增长趋势的减缓。中日两国主要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变协整关系。总体上看,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增长趋势在2011年初发生了显著的结构调整,贸易逆差收窄的趋势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10.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中欧贸易遭遇寒流2012年,中欧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15.6%  相似文献   

11.
我谈一下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考量。中欧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很多机遇现在欧债危机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我想再说一点,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是欧元的危机,也不是欧元区的危机,更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或者是欧盟的解体。我们相信,欧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上还会进一步发展。同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不同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以及进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但欧洲部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中欧经贸关系有了较大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欧盟国家更加重视同我国发展经贸关系。在双边贸易方面,1998年l-10月双边进出口总额达3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其中我国出口2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进口15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在欧盟来华投资和我国从欧盟引进技术方面均比去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以及东亚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在国际市场上对我国出口竞争的加大.放固本对欧缠万过它围支山D的增甘谏…  相似文献   

13.
白雪苹 《改革与战略》2014,(2):33-35,65
文章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影响着中国:从消极方面来说,它影响中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加大了中国对欧洲投资的风险,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有利于中国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面对欧债危机,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解决欧债危机的行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欧债危机的解决关键在欧洲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欧双边贸易规模与中欧双方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作用和潜力都很不相称,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模型,对影响中国对欧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找到促进中欧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惠瑛 《中国经贸》2013,(15):22-23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6.
陈义政 《中国经贸》2011,(24):18-18
欧债危机越演越烈,不仅殃及欧洲,而且祸及全球。欧债危机为什/z,会爆发?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对此大家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对此文从制度经济学入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近况以及应对策略,特别提出了欧债危机中被忽略的美国因素,欧债危机的前景不容乐观。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被忽略的重要的一面。欧债危机如果持续恶化下去,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动荡。多年来欧洲人复兴的梦想也会随着欧债危机深埋入土。  相似文献   

18.
国是     
《中国报道》2013,(8):14-15
|财经|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数据,6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额为3215.1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降2%;上半年,进出口总值19976.9亿美元,增长8.6%。上半年,中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均出现下降。其中,中欧和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下降3.1%和9.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7月11日表示,中国政府将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中小外  相似文献   

19.
欧元启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中欧建交后 ,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加强 ,2 3年来我国是欧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 ,欧盟国家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传统市场 ,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先进技术、成套设备和管理经验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中欧双边贸易额已由 1 975年建交时的 2 4.46亿美元增长到 1 998年的 488.6 3亿美元 ,增加了 1 8.98倍。90年代以来 ,据中国海关统计 ,从 1 990年至 1 998年 ,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 2 71 9.58亿美元 ,年均 339.95亿美元 ,大大超过 80年代的双边贸易。欧盟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我国第二大进口资源市场和位居日本、美国和香港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