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10663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保持了持续的顺差。并且,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加剧,投机性资本大量涌入,中央银行采取强制结汇的政策,是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进行文献综述,以便对具体的结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保值并力求增值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外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韩国和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提出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用于战略性能源储备,收购国外高科技及潜力型企业,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委托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管理外汇资产等多元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重要物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截至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数额突破万亿大关,达10663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对其规模的研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图表描述了我国外;12储备数额积少聚多的转变过程,进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以2006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来确定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的数值。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政策建议,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适度的状态,并且保证储备资产在满足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收益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否适度、最优的外汇储备规模的讨论已成为国内理论关注的焦点。但在当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持续外贸顺差面前,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实施动态、分量和创新思路,寻求适合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战略方向,有助于消除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管好、用好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是一个急需思考并应立即采取行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差异多于一致--外汇储备管理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毓静 《国际贸易》2002,83(3):48-52
当前,由于国际经济活动中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关于维持外汇储备充足性、以及对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的讨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引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尽管这一领域在此前因为研究信息采集等的困难而进展缓慢。层出不穷的国际性金融危机表明,持有充足的、并对持有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是防范外部因素带来的危机,特别是基于资本项目的剧烈波动带来的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仅仅静态地强调外汇储备规模的提高,并不必然能够保证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相比之下,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郜全亮 《中国市场》2007,(18):12-13
截止2007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2000亿美元了,如何管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澄清了对外汇储备的认识,讨论了外汇储备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外汇储备管理的原则,最后从合理外汇储备管理和超额外汇储备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认为当前应增加外汇资产中的黄金储备和物质储备,建立外汇投资公司进行多元化投资,并考虑进行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蓓 《商业时代》2006,(28):66-67
近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运用Eviews3.1软件对1984-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牛瑞芳 《商业时代》2011,(33):52-5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规模和结构风险日益突出,如何有效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外汇储备风险和特点的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从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纪君 《中国市场》2014,(27):120-121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几年快速增长,目前增速逐渐放缓,但是总量仍然十分庞大,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近3.7万亿美元。有强大的外汇储备能增强中国的国力,显示巨大的震慑力等优点,但是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成本逐渐增高,大量出口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何有效管理巨大的外汇储备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金融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外汇储备相关概念的界定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美元贬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截止2008年3月份己超过1.6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为经济体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何管理和运用这笔庞大的外汇储备,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的对策建议,以实现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降低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现如今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解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储备庞大,难以管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偏高。也有观点认为,在银行坏账率较高的中国,较高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本文认为,认清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明晰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切实跟进投资管理,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和加强风险管理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现如今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解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储备庞大,难以管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张燕生 《财贸经济》1990,(11):43-47
外汇储备管理政策是通过外汇储备变化,缓解外部冲击,调节内外部经济失衡,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定机制。在我国,与外界基本隔绝的封闭体系下,外汇储备的调节机制是很微弱的。对外开放以来,这种调节机制正发挥越来越大的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在本轮危机中遭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机遇往往和危机相生相伴,本次金融海啸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而言也是一次转型良机。因此,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解决新问题,抓住新机遇,探寻新的外汇储备管理思路,就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是国家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保持这一趋势,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大,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科学检测和管理外汇储备,最大限度地让有限的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及投资经营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管理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现状入手,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制度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再从我国巨额外汇面临汇率风险和美债资产缩水风险两方面分析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困境;最后,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汇率制度,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优化投资结构与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目前已突破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弊端也引人深思.通过分析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用比例分析法、海勒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魏娟  王静 《现代商业》2007,(20):194-195
我国外汇储备在2006年10月份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存量最多的国家。本文探讨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其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并借鉴新加坡、挪威和韩国等国外汇积极管理的经验,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和运用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而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外汇储备过度会造成资源闲置、增加储备资产的风险和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对于巨额的外汇储备,要采用有效的管理理论加以指导、测算与监管,目前国际上关于测算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已有很多,其中以比例分析法和海勒分析法最具影响力。基于阐述我国外汇储备概况,分析外汇储备的作用及储备不合理的危害,介绍我国最适外汇储备规模的测度方法,从而提出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管理应遵守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在保证充足的流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