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而规范又是创新的基础、进步的前提,对创新具有潜在的约束、导向和促进作用.科学哲学的研究阐明,科学创新与规范是科学进步之两翼,科学的合理性就蕴含在两者的内在统一中,只有在一定规范下的创新才构成科学的进步.科学史上杰出的创新型科学家对科学规范的独到理解和顽固保守的史实,说明创新思维和规范思维有内在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中规范维度的缺失,恰恰是我国科学研究少有重大创新成果和始终难以产生杰出人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阻力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去行政化涉及到"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体制和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使得改革阻碍重重.但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只是需要社会、改革机构以及各个高校的高度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管理中存在行政化倾向,行政力量强势,违背了办学的基本规律,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然而盲目地去行政化将对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把学校当学校办则是"去行政化"的本质。利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高校去行政化的利与弊,理性审视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所应把握的度量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高校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行政化"是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组织管理层面视角和个体层面视角两种角度进行分析。高校解决学术人力资源"行政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要明确"去行政化"不等于"去掉行政体系",不断完善激励体制机制,明确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薪资待遇,逐步为"商业化"思潮降温;在个体层面上要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钟万里 《经济师》2014,(1):166-167
高校去行政化是大势所趋,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高校机构编制时要考虑国家层面对高校的改革意见、法律赋予高校的权利、社会人员交流、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以及现行的机构编制规定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普遍"行政化"的现象,影响了民办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竞争能力与教育水平。分析了民办高校"行政化"的现状与表现形式,剖析了民办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的影响,并基于民办高校竞争能力的提升,探讨了民办高校"去行政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立科研机构行政化,不仅有违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与公立科研机构正在探索建立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相悖。解决公立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所遭遇的政府与科研机构关系错位、科研机构自主治理权缺失、科层制下官僚文化的制度困境等深层次问题,必须在科技体制改革目标的指导下,设计科技行政资源审批和配置制衡模式,合理界定行政权和学术权,让科研机构管理模式从政府主导向院所治理转变,从而破解科研机构体制行政化难题。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师生关系谈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献红 《经济师》2009,(6):79-80
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师德的含义、师德建设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再次把人才问题提到我们面前,使得“钱学森之问”难以回避。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经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于是为什么现在“冒”不出杰出人才,便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东汉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论及此类困惑,我们不难从那里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证研究了国有企业的外部区域环境和行业环境、内部创新环境,特别是内外部环境的纽带要素——国有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的政治关系对国有企业利润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当高管所在企业与高管曾经的政治背景隶属于相同省份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相比不同省份更强,国有企业最终控制人的类型对国有企业的利润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国有企业所在省份的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在国有企业政治关系与国有企业利润之间产生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实证数据表明国有企业所处行业垄断程度对其利润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但将国有企业政治关系纳入到模型后发现,垄断对国有企业利润影响不明显,同样的情形还表现在国有企业的R&D投入上。经过分析,本文认为,政治俘获理论在我国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有比较强的解释力,而国有企业高管去行政化改革将有利于改善政治关联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与创新欲望——“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引发社会无尽的感慨和欷献。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的焦点恐怕还不是巨星陨落,而是巨星生前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及全圈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钱学森之问”遂成为世人关注的教育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滞后,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主要成因,给出了改变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国坤 《经济师》2023,(8):163-164+16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师风”是教师执教之本。“党建+”视域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显著成效,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并针对“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党建工作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党建+”视域下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探讨,并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改进教师职业作风,最终实现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玲  张琴 《经济研究导刊》2023,(23):107-10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师德师风则是衡量师资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高校一些教师存在理想信念淡薄、自我要求不高、治学不够勤勉、缺乏仁爱之心等道德失范行为。针对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教师有崇高的追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树立起敬畏之心;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让勤勉治学成为风尚;完善制度建设,创设让教师安心从教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师德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就工作中某高校老师一句“老不死的”的口头禅事件,从编辑作者关系的反思、口头禅事件的反思、编辑与教育工作关系的反思、师德教育的反思等方面,思考性地得出有益于自己改正不足、有益于他人进步、有益于高校师德教育提升的想法,为高校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传递正能量,最后提出高等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教育的一般性建议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海洋争端、争夺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岛屿的权利的主张,成为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我们的邻国日本对“冲之鸟”变礁为岛,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是违背了国际法规则的。通过对岛屿、岩礁和人工岛的分析,结合冲之鸟礁的实际情况,对其国际法律地位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田天沐 《新经济》2015,(2):122-123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阐述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师德”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思想”的内在体现,“服务”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师德”是高校教师群体“内求团结”的和谐标准,“服务”是高校教师群体“外求发展”的和谐检验,“师德”与“服务”是教师用爱心连接学生的桥梁,亦是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较为独特的作用,加强其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行政化约束过度,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一直缺乏一个必要的生态空间.本文作者通过个案考查,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化约束与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详细剖析了过度的行政化约束对非营利组织决策能力、合作能力、筹资能力、行动能力和公信能力建设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渐升高,越来越高比例的学生进入了高等学校接受教育。高等教育也将影响越来越高比例的学生的人生。近年来,中国高等学校"就业教育"的定位,造成了当下大学生在学业和做人方面双重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人的工具性被不断强化和延伸,严重湮没了人的主体性特征。抽样调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20.
“共享经济”模式正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系统分析了共享经济模式的应用现状、效果与问题。基于万物演化过程的递弱代偿规律,阐明了共享经济其实是为了解决当前遇到的资源匹配问题而不得不出现的被动创新,从传统经济到共享经济是一个“去中介化”和基于共享平台的“再中介化”过程。在分析共享经济的资源动态定价机制、自由机制和双向约束机制等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共享经济的社群化、专业化和从C2C到B2B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共享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