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杰 《经济师》2014,(2):76-7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从设立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许可、进一步界定"三性"工作岗位范围、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落实被派遣者同工同酬权利和加重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新的法律规定。决定实施后,国有电解铝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法律依据将不复存在,需要根据国家法律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劳动用工结构,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鲍立刚 《生产力研究》2012,(3):220-222,238
文章从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区分、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的争议、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的是非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并提出相应的见解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存在无固定期限合同风险、混岗问题引起的同工不同酬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问题。文章使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和立法机构三方进行了深入的博弈分析,探究了风险的成因及对策,提出为规避和化解风险,企业应力求做好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从标准工资管理向绩效工资管理转变、从"不平等管理"向"平等管理"转变、从压力式管理向激励式管理转变等四个转变,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利润。  相似文献   

4.
浅议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建议,为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劳务派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规范劳务派遣的法律,对理顺我国尚处于混乱状态的劳务派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劳务派遣单位将显著减少的预期相反,劳务派遣单位却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就带来了与劳动者、用工单位存在大量问题,如何解决好在劳务派遣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理解和分析劳务派遣的内涵,劳务派遣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劳务派遣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调整自身企业运作战略,充分有效地利用我国体力劳动者富余的资源优势,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务派遣市场,推进我国劳务派遣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力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劳动力雇佣关系建立、维持及解除过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以及各环节因管理不当而带来的风险.正因如此,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因其成本低、规避风险强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特别是国有企业因受到人员编制和人工成本的限制,需要一种相对灵活的用工方式来满足其人力资源的需要,而又不突破相关制度的规定,劳务派遣应运而生.本文从劳务派遣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企业防范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重点对劳务派遣的立法完善,提高劳务派遣经营的准入门槛,明确的规定了劳务派遣的”三性”岗位以及同工同酬的要求,劳务派遣回归作为企业劳动用工的补充形式.作为劳务派遣用工较多的通信企业应制定应对预案,合理调整用工策略,完善劳备派遣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8.
吕永胜  夏玉玲 《经济师》2013,(1):235-236
劳务派遣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得以在国内各行各业迅速普及和广泛发展,有效缓解了用工需求紧张矛盾,扩大了就业群体,促进了矿区和谐。同时,劳务派遣工作为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难免会存在用工风险。文章详细论述了劳务派遣工存在的各类风险,并针对其特征,结合管理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有效规避了劳务派遣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9.
法律规范的缺位和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劳务派遣发展异常迅猛。劳务派遣产生有其必然性。相对于传统的雇佣方式来说,劳动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涉及到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三个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制度的终结——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宁 《经济论坛》2009,(24):137-139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第92条会使用工单位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也要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使企业不敢使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劳务派遣制度名存实亡。故该条没有法理依据,不仅解决不了现存问题,反而会引发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应将该条修改为,如果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共同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失,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合法性,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特别立法规制.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在调整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在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惩罚性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被派遣劳动者单方面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当进行补充立法完善,以更好地规制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电视集团人事体制实行劳务派遣制改革以来,较好地解决了传媒发展与人员编制不足之间的冲突。但随着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劳务派遣人员身份固化、晋升渠道狭窄、缺乏归属感等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继续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3.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被众多企业采用,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为促进劳务派遣业健康成熟地发展,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派遣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的执法监督,加强对劳动者的跟踪服务管理,并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规范当前社会争议较多的劳务派遣用工。本文试图探讨在这一新形式下,针对施工企业特点如何规范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做到服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又满足企业的利益与用工需求,对施工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出了转变观念、把握范围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劳务派遣用工使用的劳资风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新一代求职者就业观念的变化,劳务派遣开始在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得到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使用.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劳务派遣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的过程中该如何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本文就以此问题做出了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87-188
劳务派遣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用工方式之一。通过总结国内外劳务派遣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剖析中国企事业单位应用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优化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7.
邵昱 《时代经贸》2011,(14):224-224
《劳动合局法》的通过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周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大大推进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也对企业用工成本带来了影响。本文分斩了《劳动台同法》立法宗旨及其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同时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一些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律规定的用工形式之一,劳务派遣当前越来越受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关注.由于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存在三重法律关系,比直接用工更加复杂难懂,所以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劳务派遣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其中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就是,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即劳动合同期、劳务派遣期以及试用期.本文将以<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依托,就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的通过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大大推进了对劳葫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也对企业用工成本带来了影响.本文分析了<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及其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同时给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一些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红  嵇连生 《经济师》2011,(4):92-92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制度上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