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博  冯沪斌 《特区经济》2004,(12):201-202
一、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在中国的表现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或中介公司利用合同当事人之间分处不同国家,相互间缺乏了解,以“影子公司”的名义和对方当事人签订国际贸易合同,造成合同的名义主体和实际主体不符而逃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最终达到欺诈对方当事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曾经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在现代,两大法系都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存在的合理性.第三人利益合同因涉及第三人,其法律关系较之一般合同关系而言,不仅法律关系的结构显得极为特殊,而且合同双方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原因关系也较为复杂.笔者将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对其进行理清.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13,(9):24-26
无效合同是指已经成立,但因严重缺乏有效要件,不产生行为人预期法律效力的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前四种情形时,当然无效;但当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是否一律无效呢?当事人履  相似文献   

4.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一种,是指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可以拒绝自己的债务的履行的权利。自《合同法》确立同时履行抗辩权以来,该制度对于鼓励、督促履行合同义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交易当事人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纷发生以后,法院也易于依此规则准确判断是非,维护社会公平,也符合《合同法》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技术转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跟普通合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涉及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主管部门登记是合同的生效要件.技术转让合同的效力与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合同的效力仅在于约束合同双方当事人,无论如何这类合同的效力不及于第三人,也就无所谓是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履行需要到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该登记手续是权利变动的要件,亦即不经登记,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不发生变动.  相似文献   

6.
技术转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跟普通合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涉及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主管部门登记是合同的生效要件。技术转让合同的效力与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变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合同的效力仅在于约束合同双方当事人,无论如何这类合同的效力不及于第三人,也就无所谓是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专利权与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的履行需要到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该登记手续是权利变动的要件,亦即不经登记,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不发生变动。  相似文献   

7.
各国民法债权制度毫无例外地均强调合同相对性,即合同不具有涉及第三人的效力,强凋债权效力只涉及于债务人,不能涉及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的自由,尽力给每个人以最大的活动空间,维护任何人不受他人之间约定的约束。但随着商品经济及社会不断向一体化的发展,近代各国立法及判例对此已有突破,各国民法中产生了使合同之债具有保护第三人的功能,同时也使合同的效力扩及于第三人。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免责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旨在限制或免除一方未来责任的条款,因其能预先分配合同风险、节省交易成本,故为现代社会普遍适用。但免责条款运用不当,极易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有违合同正义,故需法律加以规制。免责条款发挥免责的前提是免责条款订入合同,这是保障大众权利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免责条款提请的时间、提请注意的方式、提请注意的程度等角度探讨了免责条款订入合同的规则。  相似文献   

9.
周轶 《魅力中国》2014,(14):317-317
从本质上说,对合同当事人而言,各方都期望从合同中获益而且认识到对方也有同样的期望,没有一方会奢望自己的增益来自对方的损失,尽管这种不平衡可能会出现。双方最理想的交易基础是履行和对待履行的等价性,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就是租金的适当性,但是在长期租赁合同中,租赁所获得的收益总是不断波动的,对于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来说,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当这种风险不应由合同一方当事人单独承担,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知道,合同一方因过错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应负违约责任。但是,在合同尚未成立或合同无效时,因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行为,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如何保护受害人并使有过失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则是违约责任未能解决的难题。这就涉及到缔约过失责任问题。本文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慨念、特征、适用范围加以探析,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