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红利时代     
偌大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自然大环境总会对中国企业有所馈赠,总可以给中国企业带来社会性红利。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发展模式的语境下,中国企业收获的社会性红利也会有所不同。此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期,中国企业享有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和资源红利;在注重均衡增长和关注民生、环境的时期,中国企业则将享有中国市场红利、文化红利和新的环境红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500强与实力雄厚的世界企业500强相比,在经营规模、营利性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现实差距。从衡量劳动生产率的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指标看,2006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指标,分别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20.5%与16.7%。从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看,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差距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近期中国企业投资日本,特别是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日本的企业进行了考察,了解在日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发现走出去企业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在日本特殊环境下发展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企业在日本享受到的财税金融政策的考察,探讨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走出去的路径及技巧。对于走出去时间尚短的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像改革开放本身一样,奋起直追,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合格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4.
吴福昶 《中国工商》2003,(12):42-45
在迅速成长的中国民营企业论坛上,中国民营企业家以自己企业的创业史指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营逢宽松、开明的投资环境;得益于企业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他们表示,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已经成熟,拥有相当的资金和市场,缺少尖端的技术和人才,这对日本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他们呼吁日本企业,开放技术平台,与中国民营企业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和国际市场,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i0026-i0031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和中国企业无法回避在“去国际化”和“被全球化”中建构自身竞争力这一伟大命题。“国家穿越”栏目以独到的问题意识,遍寻可以玫玉的他山之石,为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求解,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求路,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求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十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贸导刊》2011,(1):60-6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更趋频繁和活跃,而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的与日俱增,鼓励和促进中闰企业“走出去”也日渐成为中国政府化解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压力的政策性考量。但我们注意到,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遭受的挫折似乎和享受的成功一样常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效率是根本。这已经是一个老命题,其中有关企业竞争情报的课题是关键,在北京、在中国,有一群人为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和推广不断地在鼓与呼,这些人包括中国科技情报协会的同志,从事竞争情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也包括推出情报系统应用方面的商家。据365Agent情报中心介绍,我国企业对情报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增加,但是与大规模的普及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企业的低水平管理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邹祖烨走到哪里就将竞争情报讲到哪里,作为中国情报业协会的元老,他对中国企业竞争情报的现状可以用“忧心如焚”来表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且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条件下。中国在向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企业无疑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为了实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跨国并购成为中国资源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分析了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其特征,提出了现阶段跨国并购的策略,有助于企业突破国内资源约束、消除中外资源流通的障碍,使资源型企业及其关联中国企业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已增至2000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之多、增速之快均居世界前列,让先行一步的西方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热词,关注度日渐升温,参与者众多。但笔者认为,在企业社会责任热闹非凡的“温柔”现象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姑且称之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的“陷阱”,如不加以理性认识和有效防范,可能将企业社会责任引向歧途,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了规范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行为,便于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以设立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合伙企业法》)、《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舍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王方 《商业科技》2013,(28):150-15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经济开发,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了无数先进地区的企业家的兴趣,纷纷为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建立基地。在经济自由化、贸易全球化、市场开放化等宏观发展形势下,中国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出诸如“海尔”、“联想”等属于中国的世界名牌产品。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战略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而且有利于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扩大事业领域。本文围绕实施品牌战略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主要问题,阐述了品牌战略的概念和特征,研究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企业事实品牌战略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拉美企业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与此同时,拉美企业在中国和中国企业在拉美的现象也随之普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中拉美文化差异的了解,探讨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利弊。帮助跨国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成功管理,对拉美经济的回暖,中国经济的愈强,及中拉美更友好互利的商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艳秋 《中国品牌》2011,(12):42-43
当一些外企在中国肆意获取利润,却对其本应担起的社会责任置之不理时,英特尔已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其企业文化和战略决策。1985年,英特尔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推动中国PC和IT产业的发展方面,英特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努力积极地参与企业公民形象的建设中,成为国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顽强的生存能力,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当质量、价格、规模等中国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丧失,他们目前也普遍面临困境。那么,尚不成熟的中国企业靠什么来竞争市场,抵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但随着中国企业的FDI结构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挑战日益严峻,比以前更加复杂、危险。为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应利用国内有利的政治条件,推动企业FDI发展,并发挥现有经济基础优势,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正在全球整合产业,包括整合中国国内企业和产业。如果说中国制造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足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是在中国进行制造的,部把它说成是中国制造。那么,把中国变成庞大的制造业大国,是非常容易的。 记者特以“不要把中国制造变成外国人在中国的制造”为题,采访了两位资深的专业人士,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应该被忘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处于最困难时期。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也第一次在全球化危机的背景下接受危机的考验。梳理中国企业和企业家2009的中国故事,我们发现,既使在如此艰难的时态下,仍有企业破冰前行。他们身上呈现的智慧与责任,模式与创造,足以让旁观者从不同侧面有所收获。2009,他们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年度人物。12月16日,第二批创业板公司集体发行,造富运动再度展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近年来不断升温。2005年,随着大型中央企业和银行股登陆海外.中国优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加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成为业内的热议话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客忽视。为指导企业海外上市,规避上市风险,特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一。[编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2009,(11):45-45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日前前撰文指出,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在观念和认识上对海外经营有严重的认知上的欠缺、差距甚至是误差。出现严重的认知上的误差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在中国国内经营了相当一段时间,中国国内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已经成为其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这些企业在中国国内运作的经验往往成为其海外经营在认知方面的负资产。  相似文献   

20.
范博宏  黄俊 《新财富》2011,(3):108-110,112,114
尽管在1997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东亚与中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普遍较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差,但西方企业曾经盛行的对本业热情冷却、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多元化,仍在中国不断上演,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公式与蔼方也有相同之处。那么,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多元化原则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