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杰 《理论观察》2012,(2):101-102
成就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和经常性的任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辉煌业绩为成就性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视近年来的成就性报道,受众叫好,有吸引力的少;空洞平淡的"官样"文章多。为增强成就性报道的吸引力,必须强化新闻的时效性,恪守真实性;转变新闻视角,贴近百姓生活;讲究宣传艺术,创新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2.
赵洁  朱承隆 《西部大开发》2010,(1):18-18,16
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空间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地方台电视栏目必须增强民本意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情,用老百姓的视角报道新闻;同时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使受众能够参与热点问题讨论,调动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朱虹 《中国报道》2013,(10):91-91
《中国报道》:荷风艺术基金会的宗旨是进行艺术的教育、普及和推广。那么您创立荷风艺术基金会的初衷是什么? 李风:我认为,艺术推动人类审美、道德乃至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滋润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艺术蕴涵着战胜贫困的强大力量,它赋予身处贫困中的儿童以骄傲、自信与尊严;  相似文献   

4.
刘国铮 《理论观察》2005,(4):135-136
深度报道是一种符合受众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新闻报道的理念,而不仅是一种报道方法和形式。因而要从自身的特点——宏观性、指导性的角度更好的把握这种新的报道思维方式,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分析和归纳了我国成就报道的特性及功能。认为我国成就报道的特性在于其新闻性、政治性和宣教性。而其功能体现在记录成就,见证历史;树立形象,宣传政策;介绍经验,服务受众;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6.
闫美艳  赵琪 《理论观察》2001,(2):99-100
为改变经济报道枯燥乏味的状况,必须在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上下功夫。为此,在经济报道中要增强人情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细节描写,抓好典型,立足服务。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受众对新闻已不满足“知其然”,更渴望了解“所以然”。这就要求新闻在纯客观的报道中,增强理性思考,以揭示和回答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于是深度报道应运而生了。一般所说的新闻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深度报道由于触及到了事物的里层和深层,反映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所以能够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深遂内涵。也就是说,深度报道,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事实”报道,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代之以立体的,多维的,思辩色彩浓烈的剖析性报道。什么是报道的深度?认识论告…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媒体种类和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一般性报道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发展的趋势。新闻策划是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为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丰富的生活底蕴,不断增强驾驭新闻事件全局的能力,才能搞限新闻策划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经济报道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陈旧模式,如:用简单化的思路看待现象,出现一厂一店、就事论事式的报道;用绝对化的思路探讨经济问题,出现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报道模式;用终结式的思路评价经济形势,出现错误的舆论引导用见物不见人的思路报道经济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这些陈旧报道模式的出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受到了常规思路的束缚。因此,经济新闻工作者只有破除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拘一格,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创新思路,经济报道才会常写常新。一、跳出…  相似文献   

10.
刘继平 《理论观察》2008,(2):170-17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笔者认为,短也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并不排斥某些重要事件的报道、深度报道需要有较长的篇幅,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和报纸一样,应以短新闻为主,让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 1947年6月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提出:“一条新闻每条在200字左右,专稿在1000字左右。”理由是:短,才能使新闻条数多;短,才能使报道的覆盖面宽广;短,才能使人易记易理解;短,才能使新闻节目多样化。决定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新闻报道要摆脱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的弊病,必须使报道题材活起来。为此,捕捉题材要考虑不同受众的注意力和信息需求;选取题材,心理装着群众;搜寻题材要在报道深度上作文章;展示题材要注重文图表达技巧,形式新颖。  相似文献   

12.
赵新远 《魅力中国》2014,(22):291-291
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业流传而来,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目前也已经全面普及开来。对于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来说,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在今天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电视深度报道做一个追溯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适应电视深度报道的一些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避免一些局限和误区,这对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人们快捷荻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搞好新时期新闻广播的报道,必须把握时代脉博,快速反映新闻动态;宏观把握,微观切入;以人为本,搞好政策性宣传,努力创造听众对广播的忠诚。  相似文献   

14.
秋子  何静  郑晓清 《魅力中国》2014,(18):266-266
典型报道必须具有焦点性特征。这个“焦点”就是“魂”,抓住了“魂”,就获得了成功。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宣传职能、是增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杠杆。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处于凸显期。为了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各级新闻媒体不断加大典型报道力度,多角度、多侧面重磅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类典型,在思想引领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般情况下,新闻作吕的主题是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主题。然面,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主题又是可以先于题材而存在的,主题先行有助于增强记者的采访主动权,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深度,有助于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有助于记者有针对性地向被采访者提出问题,但是,主题先行与“带框框”下去采访有严格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地方     
重庆规定市领导不上报纸头版重点报道群众;吉林市对机关会议大幅“瘦身”31个会议并成2个;湖南数千人炒墓地被骗1.2亿;南京新百“税案”:涉案金额逾5亿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各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能看到了,在研究自己的新闻节目质量时,就有了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前电视新闻同行之间的竞争的焦点,或当前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当务之急,已主要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办新闻节目的观念更新问题。谁的观念更新的快,谁能够将宣传改革的勇气拿到新闻节目自身的改进、提高上来,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地位。那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亟须实现哪些观念的转变呢?一、从宣传主导型向报道主导型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是提高引导艺术和新闻节目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汤劲 《理论观察》2007,(1):142-143
树立、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是我们党传统的工作方法。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是新闻媒体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唱响主旋律的重要内容。探讨新闻媒体在先进模范人物报道中呈现出的不同叙事模式,对改进并完善这种报道,增强其传播效果,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 ,新闻报道的策划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 ,而适应电视新闻特点的电视报道策划 ,更显示其大有可为的前景。电视是教育人民 ,鼓舞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鉴于电视覆盖面大 ,受众面广的优势和长处 ,必须强化节目的表现力 ,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为此 ,电视采编人要不断增强策划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一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对于报道主题的确立、报道方式的选择、报道角度的选取、报道手段的运用、报道时机的把握等 ,无时不在进行筹划和谋划。如不承认策划的存在 ,…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对金融新闻的全方位报道已成为当前各种经济类乃至综合类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的一项重点内容,但就整体而言,目前金融报道的角度,内容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都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即金融报道的水平与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新闻报道的平均关注程度以及受众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在金融报道的领域,类似中央电视台的《证券之夜》,三家证券报,《金融时报》以及《财经》等刊物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可以肯定地说,不同媒体对金融新闻的报道都尚处于一种从信息传递到信息解析的过渡过程中,类似英国《金融时报》或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已经形成非常专业化风格,且被一个固定读群认同的金融类报道尚末真正形成,造成当前金融报道供给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对金融报道的内涵还存在很多需要探讨和澄清的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