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科学发展现的基本思想,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资源枯竭性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介绍了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目前全国共有资源型城市262个,其中69个城市(县/区)被先后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已经转型多年,他们急需摆脱"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亡"的命运,"救赎"与"重生"每天都在这些城市中上演。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功与否,能否都能找到适合的接续替代产业,不仅关系这些城市的命运,更关系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资源战略、发展前景。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从2001年12月辽宁阜新市被列为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开始,阜新市踏上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然而,资源的过度开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这座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转型在艰难中进行。当前,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及省内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阜新如何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摆脱"黑色魔咒"。是我们这期专题所关注的,本刊以阜新市为例,特邀多位学者纵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希望对读者略有启迪。  相似文献   

3.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位于东北辽宁省的阜新市,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能源基地之一。然而随着可采之煤越来越少,作为煤城的阜新正走入“暮年”。2001年底,阜新被确定为全国惟一的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国务院希望阜新市作出的尝试,能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经验。到2004年12月,转型已满三周年。那么,阜新的尝试能否为全国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罗帅 《辽宁经济》2006,(8):30-31
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辽宁省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四年多来,阜新市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规模、最好的效益走出了单一的资源型发展的老路,真正实现了科学转型、科学发展、由单一的矿业城市而转为多元的矿业城市。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的数量标准是:按照现有开采速度和技术水平,现有资源储量可开采时间不超过设计年限的1/4,资源年产量已经下降到开采高峰年份的80%以下,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资源型城市可归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标准,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和阜新市为典型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盘锦市则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边缘,而北票市和南票区因城市较小或作为更大城市的卫星城则被称为资源枯竭型城镇.实现资源枯竭型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宋琳琳 《辽宁经济》2009,(10):51-51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一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第一个试点的阜新任务更是艰巨。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阜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我国许多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当前,随着资源的枯竭,这些城市面临着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于这些衰退的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经过分析指出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建宏 《北方经济》2012,(21):71-7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资源大区,许多资源拥有量排在全国前列,但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内蒙古的资源枯竭形势已越来越严重,资源依赖型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专家学者近年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点课题.这次论坛以"参与建设,谏言献策,推动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探讨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对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受资源的刚性约束,城市的发展是以资源为支撑的,资源的枯竭必然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甚至使城市衰竭。因而资源型城市实施经济转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当前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正确选择并加大力度培育接续主导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何涛 《发展》2008,(5):6-8
白银,一个新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走过了近50年的辉煌历程后,却不得不因为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面对转型的难题。其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我国已经现实存在,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确定辽宁阜新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到2007年底《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相似文献   

12.
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焦作市为例,分析了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丽峰  李彭蓉 《特区经济》2007,226(11):58-60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多,这些城市大多本身财力有限,生产建设资金不足,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而大力吸引并有效合理利用外资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以辽宁省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为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阜新利用外资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阜新利用外资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几十年探索,西方国家已走出一条转型之路。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118座资源城市,资源枯竭或濒枯的40座;即便那些尚处于稳产、成熟阶段的资源城市,也面临着一系列日趋突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如不及时转型,衰落将不可逆转。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外资源城市衰退症结有所不同,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体制条件、发展阶段、主客体特征、战略空间等诸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经济转型质的规定性上是相通的。因而,探索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客观规律,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对推进我国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巨大的地上、地下资源曾经成就了无数个城市的光荣和梦想,但短暂的辉煌之后.往往是裸露的河山和无奈的凋敝截至目前,我国已先后两批共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8月2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将开展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界定工作.越来越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走进公众视野,它们的未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命运,更关涉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资源战略和经济前景。或鉴于此,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安徽省淮南市.虽不在资源枯竭城市之列,却已开始谋划如何转型。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畸形等发展问题,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以山东枣庄市为例,全面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转型面临的问题,对枣庄市低碳经济转型现状、战略意义和路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枣庄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探讨——以景德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我国也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济转型是必然之举。目前学术界已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景德镇市经济转型的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发展压力,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凋敝,亟待科学转型。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应及时启动城市经济转型事业,防止资源型城市被边缘化,多渠道解决转型启动资金,政策推进法制保障,共同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事业。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以下简称转型 )的财务资源稀缺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我国已有 4 0 0多个城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 )。本文从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高度上 ,解析、批判、构建转型财务主体论及其认识论、行为论和价值论 ,探索转型财务主体论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黑龙江省人大组织了一次考察,当时我们十几位同志实地走访了伊春和大兴安岭等地。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材料和所见所闻,我感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机制来保障,这种机制不仅针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正处于资源开发初期或鼎盛期资源型城市所必需解决的,机制问题解决不好,后者还将重蹈前者的覆辙。总的来讲,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十个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