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测度制造业同构的两个指数:改进克鲁格曼指数MKIij和结构重合度指数SSIij,并证明了二者的等价性。同时对结构相似系数Sij与结构重合度指数SSIij的含义进行了剖析,指出用SSIij来衡量地区间制造业的同构度更为贴切。利用Sij和SSIij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的结构相似度高于结构重合度,但研究同时表明,用他们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制造业结构是否发生了趋同却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回顾产业细分条件下长三角制造业同构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制造业进行了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对分类后的长三角不同类型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某些类型产业如轻工业等经过趋异化发展已经不存在同构现象,多数类型产业虽经历了趋异化发展历程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还有部分类型产业如原材料产业等经历的则是趋同化发展并导致了同构水平不断增高,这才是近期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四个显示性指标对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偏低。因此,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园区-行业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快产业园区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趋同与地区行政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之间互动关系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其次,采用区域工业结构相似度及其平滑值对1983~2005年间29个省(市)的工业结构趋同程度进行了全面分析,将转轨过程中省际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为六种类型,并指出工业同构存在着选择依赖性和传递性。接着,给出了影响省际工业同构程度因素的七个假说及其测量指标,分别对六种工业同构的类型进行了面板数据的估计。最后,提出了测算合理工业同构度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2014—2018年长三角地区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呈逐年外扩趋势,耦合协调度从初级协调上升到中级协调。三省一市各自的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变化特征各异。为进一步提升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调等级,需要建立和完善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平台;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各省市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苏州是长三角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海门作出了高质量对接“沪苏”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海门在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上的驱动因素测定,对区域比较优势等作出实证评价。海门与“沪苏”产业同构事实客观存在,海门制造业在长三角区域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但近年来海门区域比较优势表现弱化,区域创新活动呈递减趋势。因此,必须重塑海门产业协同发展的内驱力,以合作性竞争新理念,实行融合发展与错位发展的双向推进;利用合意性产业同构,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培育和打造区域主导产业;以价值链的高端化、专业化嵌入上海、苏州等长三角相关城市的重点产业中,赋能海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选择了测度制造业结构趋同和经济增长趋同的方法,并测算了1982年到2003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制造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趋同程度。经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了回归分析,揭示了制造业结构趋同和经济增长趋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格兰杰检验的基础上理清了二者的因果关系。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两个序列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制造业的结构趋同与经济增长趋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长三角制造业结构趋同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地区差异,该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为揭示其原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构成地区制度质量的18个指标进行综合得分,并在控制住各地区贸易规模差异后,检验了贸易开放在促进金融发展过程中制度质量的门槛特征,并测算了制度质量的门槛值.  相似文献   

9.
钱方明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5):32-35,78
回顾总结了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探讨了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深化长三角与台湾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认为长三角与台湾应进一步深化制造业的分工合作,扩大服务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合作开发人才资源,促进共赢发展,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能否复制传统制造业的贸易转型升级之路,除了取决于国内因素以外,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尤其是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的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贸易管制。本文利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发布的"中外关系数据库",检验了国际政治关系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政治关系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普通商品贸易,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与直接可以用税率高低来度量其保护程度的关税不一样.非关税措施是一种隐蔽的难以直接度量其保护作用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本文评价了近年来国外普遍采用的非关税措施保护作用的量化方法,包括频度——类型测算法、价格对比测算法、支持率测算法的设计思路和运用状况.以便为不时发生的贸易争端和贸易谈判提供可以用来判断进口国非关税措施保护程度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新经济地理理论关于市场一体化与产业地理集中和地区专业化关系的假设,利用基尼系数测算了1985—2008年我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动趋势,发现我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是制造业空间调整期,趋于空间分散;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快速提高;2005年以后再次出现分散趋势,且分散的主要方向是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内陆省份转移。同时,四大板块间的专业化水平也相应降低。但长远看,我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在新一轮调整完成后,地理集中程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仍会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诸多企业选择将产业转移至更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这就意味着进口冲击会导致我国制造行业就业岗位的流失。通过理论逻辑的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可以通过服务化有效地缓解进口冲击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岗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实证检验证实了服务化的这种正向的调节作用,而且进口冲击造成的就业效应以及服务化的缓解作用都主要体现在重工业部门中,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化在这其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制造业在面对进口冲击时,行业内的劳动力需求以及供给会受到影响,研究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制造业服务化在这其中的调节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掌握中日贸易的发展潜力及其走势,对于改善和推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贸易数据和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贸易商品结构、RTA指数、TCI指数、贸易和投资结合度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同性,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巨大,贸易走势趋于上升扩大。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贸共赢。  相似文献   

15.
降低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使用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表征增加值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首先基于Eora 26数据库,测度了2000—2015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环境成本,然后使用结构分解法和回归分析识别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且碳排放强度存在国别差异与行业差异;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直接碳排放系数的变动引起的;离岸外包程度、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投入服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各行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碳排放强度。最后,本文提出推动重点行业的深度减排、推动企业进行离岸外包、推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和推动企业进行价值链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2000-2009年企业层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方法检验了进出口贸易对制造业要素重置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综合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解来看,进出口贸易对退出效应和在位企业要素重置效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仅对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入效应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嘉兴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逐步开放阶段;出口主体多元化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阶段;对外贸易能力不断增强阶段;持续快速和规模发展时期。通过对嘉兴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和出口与GDP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对外贸易对嘉兴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生产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中间产品生产的多次跨国境变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中日双边制造业贸易收益分配中。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将双边出口贸易分解成16部分的核算方法,基于贸易附加值的分解核算中日两国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果显示两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绝对额均不断上升,两国的垂直专业化率均不断提高。两国应以推动中日韩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为契机,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