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奥 《老区建设》2020,(5):30-33
4月21日,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的短视频《一根"筷子"点出诗和希望》,讲述了一名中年男子身残志坚、奋力脱贫的故事。感人事迹相继在"江西宣传"、"江西日报"等微信公众号转发推送,点击率迅速突破10万次。该视频引起热烈反响,读者和网友纷纷为他的精神点赞:"励志典范,感动你我!""健康地活着,努力向前!加油!""连他都这样奋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更有热心人士纷纷捐助爱心款,为他助力梦想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树荫 《浙江经济》2013,(21):58-58
在和谐稳定的筷子王国,没有窒息的氛围,没有严酷的管制,用什么筷子,怎么用筷子.全凭个人的意愿和选择 中国是一个筷子王国谁都无法统计,中国有多少筷子若把古往今来的筷子,都统统堆积起来,恐怕是一道吓人的筷子山脉中国人一生,最有缘份的。大概是筷子这门吃饭的工具,是人生首先学会的技艺一副一副的筷子.竹制的,木制的.朴实简单,忠诚地伴随着主人,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世界故事、中国故事、身边故事,就要把这些故事放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只有这样,才能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故事"的内在逻辑关系。"三个故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支撑,将抽象的理论融入鲜活的故事,能使理论更有说服力,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4.
李丽媛  王凯  唐宁 《北方经济》2009,(22):95-96
公共筷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自古国内餐饮业使用着循环使用筷子(以下称循环筷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餐饮业得到了空前繁荣。因而,餐饮业所使用的筷子种类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原有循环筷子的基础上,一次性卫生筷子(以下简称一次性筷子)和成套餐具的使用范围也越来广阔。  相似文献   

5.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跨文化的环境里,"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中国故事的确很难讲,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用中国文字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任何一个中国故事,都绕不开汉字和中国的语言。如中国人讲"天人合一",这是今天的中国孩子都会觉得很难的一个观念,但是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中国字,这最简单的中国字莫过于这个"一"字。老子说"天得一以清",苍天有了这个一就风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时代,注重消费者内心体验以及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的体验已成为企业营销的制胜法宝。故事作为人类古老的沟通和思维模式,是储存记忆、分享经验和传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因此通过叙述故事进行营销的方式(即"故事营销")日渐受到营销者的重视。"故事营销"实际上就是企业向消费者分享他们的品牌体验或者产品和服务体验。消费者消费故事是把故事转化成自身的体验。本研究系统地对以往关于故事的定义、构成要素及类型,以及消费者体验与故事营销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体验的视角对"故事"重新进行了定义,并阐释了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心理机制,最后提出了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实践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为企业合理运用故事营销提升消费者体验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南,有利于企业利用故事制定营销策略,提升消费者体验。  相似文献   

7.
爱在心头     
正记得莫言在诺贝尔奖致辞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诚然,莫言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故事的形式一一铺陈,但我想,要讲好故事,你得有故事,说到有故事,班主任大概很有发言权了,生生有故事,生生不息,故事不止。抽茧剥丝,我也说说我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一年要用掉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天近1.3亿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每年砍伐的树木达到1600万到2500万棵。乱砍滥伐是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导致土壤侵蚀、饥荒、洪涝灾害、二氧化碳排放、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然而,想消灭一次性筷子谈何容易。首先,有10万人受雇于国内的300多家制造一次性筷子的工厂,正如在就业问题高于环境问题—样,有关1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故事疗法,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故事疗法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此法恰当灵活地运用文学式语、故事,以事喻人、以情动人,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知识的内化、情绪情感的体验和调节以及意志力的训练。故事疗法认为,人类活动和经历更多地是充满了"意义"和故事,而不是逻辑论点和法律条文,它是交流意义的工具。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当事人在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杜十娘怒沉百宝葙>类有许多不同的"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语法"是不变的.用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类故事,可以达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中国老区建设微信公众号开辟了"老区365"专栏,不间断发布老区故事,故事短小精悍,不少故事很有教育意义。这是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依托新媒体平台"讲好老区故事"的有益尝试,我们广大老区工作者都很欢迎。到现在,"老区365"已经发布了100多个故事,笔者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反映老区人民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的,舍家纾难  相似文献   

12.
吴思 《走向世界》2011,(30):104-105
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这热辣滚烫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让火焰沸腾幸福的汤汁,让筷子在涮菜中交流感情,让肥牛救助饥饿的心脏和它的右下方,让辣椒传达眼泪和汗水的想念。朋友们,让我们举起筷子、拿起漏勺,期待美好时刻的到来吧!  相似文献   

13.
故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故事"一词的解释。在浦东新区曹路镇,有一批专门讲述老百姓故事的故事员,活跃在群众中。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筷子:存或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5年6月由国家林业局和商务部分别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一次性筷子强制性系列国家标准之后,10月10日,以上4个部门又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呼吁正确引导和规范一次性筷子的市场秩序——一次性筷子的存废之争再次被摆上台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祥磊 《东北之窗》2013,(2):65-67,64
泰山螭霖鱼的传说泰山不仅是自然风景名胜区,更是一座自古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敬仰的"神山",它有历代帝王封禅的影子,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足迹,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等等。而在所有的故事中,有着这么一个故事——相传龙有九子,"螭"便是其中一子。一天他领旨降雨,由于贪玩延  相似文献   

16.
唯俭 《上海经济》1994,(1):46-47
<正> 三十年代有出短剧,叫《放下你的鞭子》,曾在全国城乡广为流传。今天,公款吃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似有必要大喝几声:"放下你的筷子"、"放下你的杯子!"。据估计,全国每年公款吃喝的开支在一千亿元以上,等于一年要吃掉一座三峡工程。这实在是个惊人的数字。从吃的标准看,眼下的公款吃喝已到了"食不厌精"的程度,万元一席  相似文献   

17.
一、筷子与刀叉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简直就是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的形象标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刀叉运用了尖劈的原理,筷子用了杠杆的原  相似文献   

18.
从前,这是个"穷小子和富家女"的故事;如今,变成了"大富翁和贵族遗孀"的故事。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这一年,马云给杨致远写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问他":你觉得阿里巴巴怎么样?也许有一天阿里巴巴和雅虎这两个名字配在一起会很好。"这封信的回信,马云是7年后才收到的,杨致远在给马云的回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19.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眼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旱在汉代百戏中就有<东海黄公>的节目,通过无数和杂技,表演简单的故事.唐代盛行歌舞,以载歌载舞著称.宋杂剧演出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把歌舞、戏剧、杂耍集于一台,起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估算 ,每一天在西安的酒楼、饭店里消耗的一次性筷子 ,所耗木材加起来等于砍伐 6 1.6亩森林。为保护森林资源 ,日前 ,陕西省农业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木筷的通知》 ,通知决定从 2 0 0 1年 6月 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停止一次性木筷的生产、销售。看来 ,不起眼的一次性筷子 ,给我们提出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次性筷子是检验环保的试金石。1 每天“吃掉”6 1.6亩森林改革开放后 ,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 ,开始“洋化”起来 ,就拿吃饭用的筷子来讲 ,以前无论是高档的宾馆、酒楼 ,还是街头小巷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