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有保障,生活的品质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流浪乞讨人员在社会上还是随处可见,这其中的缘由复杂而且多样。社会上的流浪乞讨人员需要得到有效的救助,但是也要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救助措施,使社会上减少流浪乞讨的现象,从不同的社会救助路径来缓解由此引起的社会不良风貌,使相关人员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并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81号国务院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实施了21年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虽然只有四字之差,但这是我国城市管理政策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也是一些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福音。这四字之差,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此喝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立法难而执法更难。好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文件和口头上,好事一定要办好,才能起到法律的效力。我们特别关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一是因为大多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从农村进城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农民,他们是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过重要贡献和牺牲;二是没有农民兄弟身份的转化和介入,没有人的现代化,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今天,人口的流动是一种常态,不流动才是一种非常态,人口不仅在中国流动,有条件的已走出国门。在全国,大约有一亿二千多万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和严格管理是统一的。我们相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省2006-2009年流浪乞讨人员有关救助数据显示,2006年救助58000人次,2007年救助60000多人次,2008年79200多人次,2009年救助79400多人次,年救助总量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流浪人员救助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其不断完善的体制对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桂林市为调研重点,描述流浪人员生存现状及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指出目前流浪人员救助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法律体制提出相应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流浪乞讨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大量涌现,恶化了城市文明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社会的冲击日益加剧;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等。当务之急是全面建构针对这种现象的规制体系,即全面建构现代流浪乞讨救助政策体系;整合现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资源;突破限制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资金瓶颈;创新对流浪乞讨的救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令舆论哗然,使得流浪乞讨人员这一随人类文明而生的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促使在我国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转变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随着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在重新审视这一群体,思索对其实施救助和支持的救助理念、救助方式、救助原则、救助途径、救助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凯 《魅力中国》2014,(12):10-11
时下乞丐的团体十分复杂,而复杂的构成慢慢的将流浪乞讨、恶性乞讨成为乞讨的主要方式,职业化乞讨更是成为乞讨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消灭贫困的背景下,乞讨行为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严重,乞讨慢慢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块儿心病,乞讨现象的社会救助和管理就变得很重要。本文试图从乞讨现象的消极影响入手,探讨流浪乞讨行为的社会救助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增能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强调为服务对象赋权.作为一个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透过直接或间接服务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增能视角下,社工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受助对象自身能力提升及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社会救助审计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从学理上阐释社会救助审计的8个基础性问题,即社会救助审计需求、社会救助审计本质、社会救助审计客体、社会救助审计主体、社会救助审计内容、社会救助审计目标、社会救助审计方法、社会救助审计结果及其运用,并提出关于社会救助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科学建构社会救助审计制度,必须从理论上正确认知社会救助审计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流浪儿童是社会中特殊的弱势群体,保证他们拥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状况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流浪儿童救助必须依靠其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流浪产生源头进行实时预防监控,在流浪过程中进行及时、科学救助,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最后坚持实现对回归儿童的监护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由于“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的分离,以及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使其社会保障权利被“边缘化”.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农民工现有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进行了描述,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这个社会救助网络包括由政府参与的正式支持网络以及其由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亲戚朋友所组成的自发支持网络,能够为受助农民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温晓燕 《特区经济》2011,(1):299-30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然而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却屡屡发生。近年来,国家开始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却忽略了社保体系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的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认为国家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更应侧重于机会和服务的提供,而不仅仅是现金和实物的供给,通过外力开发内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子女的城市教育问题,由于对农民身份的排斥、自身的职业特点、原有乡土关系的断裂造成社会歧视与社会关系网络的破坏,给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的城市教育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支持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教育问题,主要从社会支持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互动以及社会歧视的多方面视角讨论农民工子女的产生原因,并讨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城市教育问题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个体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之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教育对于社会分层的正向流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弱,高等学校贫困生被社会排斥的形势愈益严重,需要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调适。  相似文献   

15.
刘敏 《特区经济》2011,(8):18-19
作为全球最自由、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香港一直坚持"低税制、低福利、高发展"的路线,立足其地情社情,建立了一套高度完善、具有香港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香港的经验表明,社会救助乃是兜底安全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建立社会救助要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走地情社情路线;发展社会救助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遵循渐进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菲 《特区经济》2008,(2):158-160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去探索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支持途径。为有效地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谢启文 《特区经济》2010,(12):177-179
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经济政策以及自身等方面的社会支持情况,发现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中这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从金融、税收优惠、培训,以及就业大环境等方面对建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更好地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敏  王磊 《辽宁经济》2010,(9):21-21
目前辽宁省已形成了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教育救助、应急救助、就业帮助等多项制度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个造福辽宁省贫困群体的城乡社会救助网络正释放出“超级能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然而,总体上看,目前辽宁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社区归属感淡薄是我国社区生活的一个普遍现象,而社区归属感作为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社区建设最核心的要素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梳理了社会资本、社区与社会资本等有关概念后,进一步对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与提升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充分运用社区的社会资本能营造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归属感建设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救助史以90年代为转折点分为传统社会救助阶段和现代社会救助阶段。传统社会救助阶段,坚持个体归因性贫困观、施恩思想和行为取向上的特殊主义;现代社会救助阶段,坚持社会归因性贫困观、权利本位思想和行为取向上的普遍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