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7,(1):1-1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今天,“WTO改变中国”的话题正在变成“中国将给WTO带来什么”,我国的开放将由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内有限的局部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由政策性的开放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的自我开放转变为WTO成员间双方的、相互的开放,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西部论丛》2005,(11):52-54
按照WTO的有关安排,新成员国在加入WTO后前三年市场开放力度有限,以保护新成员国的经济,这三年被称为加入WTO的“前过渡期”。在“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这与过渡期的保护性安排有密切的关系。从2005年开始直至2006年底中国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中国已经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05,(4):18-19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WTO“后过渡期”正迎面走来。所谓WTO“后过渡期”,一个最为简单的解释就是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加入WTO时承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7,(4):28-29
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目前已进入后WTO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更多领域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外资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将更趋活跃,甚至可以说,外资并购将日益成为后WTO时期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甚至逐步取代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演变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按照WTO的有关安排,新成员国在加入WTO后前三年市场开放力度有限,以保护新成员国的经济,这三年被称为加入WTO的“前过渡期”。在“前过渡期”,中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这与过渡期的保护性安排有密切的关系。从2005年开始直至2006年底中国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中国已经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保护性安排的逐渐结束,入世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机,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4,(12):101-101
2005年后,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主要产业允诺的三年过渡期将陆续到期,中国主要产业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将要依次兑现,市场将按承诺对国外次第开放。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张向晨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5年1月1日直至中国所承诺的行业全部开放,这段时期将被称为“WTO后过渡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步入尾声。再过两年,中国就要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这将对中国的金融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的多项协议中,绝大部分内容是政府作为主体承诺的,WTO对政府提出的不是产品质量与价格挑战,而是一种体制性挑战,是要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这种挑战全方位、深层次地凸现了开放的市场经济对新的制度供给的渴求。目前,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在适应WTO及市场经济规则方面己有初步改善,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要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快速、全面适应WTO的规则和要求,必须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大刀阔斧地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07,(9):12-12
在全球资金流动加剧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海外投资基金正掀起进军中国的热潮。浙江作为一个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沿海省份,吸引了海外基金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唐啸 《西部论丛》2006,(12):88-88
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承诺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迫在眉捷。对于我国许多投资者而言,将黄金作为投资品还相当陌生。  相似文献   

11.
一、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将大量进入我国的必然性自1986年以来,我国为参加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作了不懈努力,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目前,我国已签订议定书,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加入WTO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将是富有挑战性,尤其是大量外资的进入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1、WTO的规则协议有利于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国际投资的重要特点是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在逐年加大,并且随着发达国家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广泛开放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正成为国际投资新的投资方向。我国加入WTO有利于外国资…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入WTO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亚于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它对中国的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机遇以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提出了如何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并提供…  相似文献   

13.
前,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问题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外界压力,又存在因外汇供大于求的内在压力。面对内外双重压力,人民币真的会升值吗?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将我国加入WTO这一事件作为主要因素和线索来展开研究。此外,在加入WTO后,我国在市场开放方面有一个3—5年的过渡期安排,所以,在过渡期内和过渡期后,我国经济金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不一样的,人民币汇率在过渡期内(短期)和过渡期后(中长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走势。一、一般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测,若根据一般宏观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4.
刘剑 《湖南经济》2001,(2):22-24
在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WTO这一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进程中,国内证券服务的国际化和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将构成我国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宏观趋势,勿庸置疑,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证券业带来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与挑战。因此,如何地制定证券市场发展战略。按WTO的基本原则完善和开放证券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后一年,此后,中国进入后WTO时代,随着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也将越来越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行将结束,WTO的规制对我国贸易政策与措施的约束将更为严格与规范,我国原有的强干预型的保护贸易政策的运行空间日趋缩小,许多政策手段和工具遭遇“收缴”和“剥夺”,整个贸易体系面临重构。如何构建一种既符合WTO规制要求,又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贸易政策,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开始,随着入世后主要领域所做的开放承诺陆续进入终点阶段,中国将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同时,也将迎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中国将从全面落实承诺开放国内市场,进入需要打开国外贸易壁垒、将自由贸易贯彻到底的新阶段。 贸易摩擦高发期,带来了博弈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伞越来越多地针对中国,而另一方面,我国所能使用的保护手段却越来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约束。仅以关税为例,关税税率降低的空间较小,2005年底降至10.1%,2008年降低到10%,这说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和体制变革,我国宏观经济背景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运行将逐渐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轨道。有关资料显示,到2000年6月,投资只占35%的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却占60%以上。民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上,已经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上述两个背景,民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强调一个“领先”问题,即对内开放领先于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政府对外的开放承诺使我们有5年的缓冲期,这5年应该是民营…  相似文献   

19.
夏宁  房茂涛 《山东经济》2010,26(1):77-80
跨国经营一般指境内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一种经营活动。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格局,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实现跨国并购,无论是对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行为的剖析,采用二维矩阵模型来描述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二维矩阵的四个不同区间,代表了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的四种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中波澜不惊 时至今年,我国金融业已经跨入加入WTO后的第4个年头。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正在逐步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也在逐步扩大。按照预测,五年过渡期之后,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将上升到15%,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将上升到5—20%;外币存款市场份额可超过l/3,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将达到15%左右。换句话说,中国金融机构将面临效益和人才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