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制释能:建立新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系付晓东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谁都对企业负责,谁又都无力负责,管理僵化,忽视资产营运和增值,国有资产难以流动、重组而发挥其活力;政府集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者...  相似文献   

2.
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且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为了保证企业的管理者创造更好的企业业绩,需要对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审计是为其所有者负责的。不同的审计者。从不同的审计角度为其所有者负责。多层次多角度的审计,相互监督制约,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MBO是Management Buy-outs的缩写,中国称其为“管理者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运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目的是谋求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晓光 《企业活力》1996,(5):11-13
谈谈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代理关系晓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分离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股权分散的公众持股公司中更是如此。管理者实际上是代理股东(即委托人)进行企业资产运用和经营的代理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就称为代理关系。代理关系是现代...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者的资本达到一定的积累、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所有者自身知识的不足和管理的日益复杂化.使其不得不聘请专门的管理者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企业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经营者与企业股东之间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股权的分散,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了分离,并且出现了三种控制权安排的情形: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管理者完全控制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联合控制企业。不同的控制情形下,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激励合约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本文分别构建了三种控制情形下的激励合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合约对管理者激励、报酬和效率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一些国有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不清晰,经常出现所有者缺位、错位和越位的情况。形成企业经营中内部人控制,损害所有者权益.或者企业法人自主权受到损害,无法正常经营。因此,划分清楚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责.理顺两者关系很重要。我国《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推进成长性企业成功对接创业板上市,是当前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参照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着眼于对高新技术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一、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 1.设计管理报酬契约的必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大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别处于委托代理链的两端,由此产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两者目标不一致.对所有者而言,他们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对管理者而言,他们追求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这种关系也决定了两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管理者的行为有时会背离所有者的利益,对所有者财产造成损害.为了消除这种"道德风险",所有者可以拒绝雇佣管理者,自己来经营.但经营企业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而所有者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可能并不具备所要求的技能.在无法解决这种问题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道德风险带来的代理成本,所有者可以通过与管理者签订管理报酬契约,激励管理者选择和实施可增加股东财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的扩张,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逐步的发生分离,资产所有者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经营状况,于是内部审计应运而生.内部审计评价的使用者主要为企业管理者及资产所有者,它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区别于外部审计.本文首先浅谈目前企业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了投资项目内部审计现有的评价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根据实践经验以及结合理论,探讨建立一套关于项目投资全过程的内部审计评价程序,并就企业项目投资之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所有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管理者行为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经常不一致,从而管理者行为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发生偏离。因此,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控制管理者的行为,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就成为现代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论证以下基本假说:(1)适当的所有权结构对管理者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2)法律制度对投资者较强的保护可以控制管理者行为的偏离;(3)所有权结构与法律保护可以共同作用于管理者的行为约束;(4)所有权结构对管理者的控制作用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内部审计不仅要向企业管理层负责,还要向企业所有者负责,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对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使内部审计工作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青春 《现代企业》2001,(11):23-24
近几年 ,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向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便捷的工商和税务管理程序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等 ,使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 ,由于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等多种原因 ,中小企业在经营中的代理问题则显得比大型企业更为突出 ,当企业所有者同时也是管理者时 ,在公司经营上不会产生利益冲突 ,因为所有的利益及损失都是由他本人承受 ,管理者的一切行动都是为公司着想。但在一般的企业里 ,管理者并不是所有者。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 ,采取未必对企业所有者最有利的行动 ,导致企业及所有者损失。通…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部审计设置方式,完善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我国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过去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弊端是明显的,如图1所示:总经理本身的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因此总经理作为受托资产的管理者,在产权代表监督不力或“合谋”时,其权利就远远超越了其受托经营权的范围,导致不正当的决策和腐败行为的产生。而在以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中,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在该结构中产权结构由一元变为多元,所有者即股东,其所有权即股权,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向股东负责,董事会依据股东大…  相似文献   

16.
隋辉 《广西会计》2002,(1):18-19
在企业理财的过程中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使企业管理者掌握公司的信息多于所有者和投资者 ,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本文从非对称信息对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融资结构、企业股利政策制定的影响等方面 ,说明非对称信息存在的原因、影响和对策。一、非对称信息的涵义和产生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张维迎 ,1996 )。关于非对称信息最典型的模型就是“柠檬市场”模型 ,早在 1970年 ,Ackerlof提出了旧车市场模型 ,指出在旧车市场中存…  相似文献   

17.
财务总监是指由企业所有者决定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及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代表的是所有者利益,行使着所有者管理财务的职能,只有企业的所有者才有资格委派财务总监。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健全和完善对企业经济管理者的利益激励和监督机制,保证企业远期经济效益和经营者承包期内的短期利益有机地结合,将长期绩效奖励与短期薪酬支付兑现结合,长期股票期权与短期承包分红结合,并由企业所有者安排财务总监进驻,代表企业所有者利益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这样,既牵制了管理者的经营行  相似文献   

19.
尹鹏 《企业导报》2010,(2):72-72
基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所有者根据相应的有效指标对管理者的经营状况进行业绩评价,以此针对管理者的行为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核心是协调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利益,以最大可能减少代理成本,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是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和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尽管这种委托-代理关系还不规范,本文立足代理人的立场,从资本经营的角度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谈点看法。 资本经营的实质是产权交易,形式是资本形态的转换。产权交易的决策权在所有者手中,代理人只有执行权。从资本经营的视角看企业的经济行为。必须改变过去形成的对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些看法,即把企业的生命看成是供、产、销的不断循环过程,要树立资本营运的观念,即把企业的整个生命过程看成是各种资本形态的转换过程,从企业的内部财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