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规定了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着人民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但实践中在按劳分配领域,忽视了生产条件分配的先天不等对其公平原则的侵蚀;在按要素分配领域,忽视了政府对要素占有起点公平的强力调节和对劳动者利益的特别保护;在社会总产品分配领域,忽视了如何直接、间接地为全社会成员谋利益;在商品交换领域,忽视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大力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产生了较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主体地位,完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机制;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合理规则,完善城乡利益分配平等共享机制;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由市场决定的的报酬机制;坚持提低、扩中、控高,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消除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公和不合理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2.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仅不能实现按劳分配,而且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只有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并按个人劳动的价值分配才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实行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形式,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工资依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非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利息收入是非劳动收入,但是非劳收入并不等同于剥削收入.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劳分配是指劳动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体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二相结合,一是指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并存;二是指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要借助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分清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萨伊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十六大报告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工龄等非劳因素决定工资的,结果使工资和劳动脱钩,背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具有交换价值,但没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但这里的价值应为交换价值。劳动力仅有交换价值,根本没有价值决定的问题,才是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的实质。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学者们发现了以往做法的问题,采用了价值概念,但是他们是用劳动力价值说明工资,这样的结果还是使工资和劳动脱钩。很多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们主张按照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这恰好走到了马克思的反面。实际上,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在市场经济中也就是使工资和劳动挂钩。  相似文献   

6.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报酬中包括按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益,但这不等于承认要素价值论。应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促进我国分配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者在求职就业、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及休息休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公正。本文提出,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劳动关系目标价值的层次结构模型,用于评价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实现程度,为有关部门加强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真正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劳动者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来实现劳动者权益。同时我们还需要从企业出发,我国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主要是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故在企业要形成一种优秀的企业家文化,真正从源头来减少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本文将从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特点出发,结合我国企业自身情况来论述如何创建一种优秀的企业家文化来维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9.
汤晖  万顺福  刘婧君 《全国商情》2009,(15):133-135
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这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是解决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有效方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给予企业家经营剩余作为激励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一种形式,是对企业家创新劳动的应有报酬。同时,也是对企业家经营成功的一种认可。根据创新理论对激励与否和大小可以做原则上的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应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社会价值 (包括商品和劳务 )分配个人财富 ,而非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应该体现劳动的价值而非劳动力的价值。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构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二因素 ,它们互相依存 ,此消彼长 ,又对立统一。劳动和资本是企业产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生产要素 ,它们有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形成的国有企业产权 ,单纯属于资本或劳动所有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收入分配问题作了重要论述,为我们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指明了方向。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的和最活跃的因素,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将劳动贡献大小与劳  相似文献   

13.
一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按劳分配理论按劳分配理论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19世纪3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及其信徒曾经提出“按才能定地位,按劳绩计报酬”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对分配理论的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局限性,在不变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来谈论按劳分配,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观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科学劳动观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丰富,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实质,其精神实质就在于具有鲜明的主体向度,鲜明的"以人为本"特征,是以劳动者为本的理论,旨在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不断完善公有制中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和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按劳分配具有新的特征:其一,按劳分配的“劳”是实现形态的劳动;其二,以企业为基本分配单位的多层次的分配;其三,以货币工资作为分配形式;其四,并非纯粹的按劳分配;其五,按劳分配并非唯一的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下降明显。大多数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也呈下降趋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劳动份额明显偏低。其原因既有国际特征的一般性,也有中国问题的特殊性。通过建立长期动态模型对中国劳动份额变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失业压力是导致中国劳动份额下降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是劳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关系而发生的有关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方面的冲突,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弊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动争议的复杂化,这些弊端日渐显现,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当除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成为公有财产时,这些物的生产要素以劳动者集体为分配主体参与分配,分配的形式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各项扣除”: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则是以劳动者个人为分配主体参与分配,分配的对象是作出各项扣除之后的个人消费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按劳分配是在物的生产要素已成为公有财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尚未达到实行按需分配水平的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理论表明长期雇佣是维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条件.在长期雇佣条件下雇佣双方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对双方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报酬后置的支付模式,但考虑到这种支付模式是双方的隐性协议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双方力量悬殊的现实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人单位单方面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而<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尤其是资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理论大致可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朴素按劳分配理论;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第三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尚未最终形成。自1978年以来,在以市场为取向的分配体制改革中我国经济学界就三大问题展开了讨论:一是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二是究竟什么是按劳分配?三是究竟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但至今人们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很不统一。要从这种困惑中走出来,我们必须引入“劳动产权”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