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制造业的物流总量很大。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5.3亿吨、棉花640万吨、肉类7642万吨、水产品5120万吨、木材6938万立方米、水泥16亿吨、钢材6.9亿吨、汽车1300万辆、煤炭33亿吨。从以上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物流总量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获得巨大发展。钢产量由1978年的3178万吨,增长到1994年的9153万吨,增至近3倍。仅凭这些年国家没怎么投资,就如此大发展,便认定我国钢铁企业有极强的自我发展能力.那就错了。事实上,我国迄今远未完成冶金、重化工历史发展阶段。我国钢铁业从总体上看,尚不具备与国际市场接轨,进行公平竞争的实力。促成这些年钢铁大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在朝相反方向转化,种种内在的压力和外来的挑战,正接道而至。只要仔细分析,便不难预料,我国钢铁业跨世纪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对此应保持清醒头脑,有备方能无患。一、今后…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商情     
蓖麻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蓖麻将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好项目。蓖麻产品不但国内急需,在国际市场上亦具优势。 国际市场对蓖麻籽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需蓖麻籽1000万吨以上,而目前产量只有200万吨左右,市场缺口大;我国蓖麻年需量约80万吨左右,产量只有30万吨,缺口50万吨。我国对一级蓖麻油的需求量为15万吨,国内产量仅为3万至4万吨,缺口达10万吨以上,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市场需求潜力为我国蓖麻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业界分析,我国纯碱工业除一部分出口创汇外,国内对纯碱产品的需求量也将会逐年增长。按1994-1999年上半年的表观消费量年平均增长推算,到2005年我国需求纯碱产品量将为878万吨。据统计1998年,我国纯碱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达777万吨,距到2005年预测国内纯碱求量878万吨相差101万吨。而近几年纯碱产量年平均增长率发展推算,到2005年有189万吨的纯碱产品剩余需要出口。我国的纯碱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这些地区正陆续建设自己的碱厂。纯碱大量出口的前景不容乐观。虽然1998年我国纯碱出口量为70.55万吨,预计1999年全年出口量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信息商情     
《中小企业科技》2004,(3):17-19
涂料行业发展空间大 统计显示,我国涂料产量2002年超过200万吨,2003年前三季度已达157万吨,同比增长10.33%。其中,建筑涂料产量达46.36万吨,同比增长14.64%。 专家预计,2003~2005年全球涂料需求量将以平  相似文献   

6.
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5%,而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1995.1万吨增加至2005年的2549.4万吨,增幅达27.78%;烟尘排放总量由1165.4万吨增加至1182.5万吨,增幅1.47%;废水排放总量由433亿吨增至525亿吨,增幅达21.3%.  相似文献   

7.
《企业研究》2010,(3):9-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日前宣布,长庆油田生产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至此,长庆油田已成为目前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长庆油田是近10年油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油田之一。从1970年陕甘宁石油会战至今,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增长,2003年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2007年达到2000万吨,今年跨越300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8.
国内市场     
我国塑料制品预测根据我国塑料制品目前在各部门应用情况的分析预测,今后10年我国塑料制品的发展方向是: 农业:预计2000年需要量达170万吨以上。其中,农地膜需要量122万吨(农膜70万吨,地膜52万吨),渔网、绳索、渔具需用量为20万吨,网和绳需用量为14万吨,喷滴罐管需用量在10万吨以上。包装行业:预计2000年需要量在  相似文献   

9.
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海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去年,他们在龙矿集团生产大提速、经济大发展的创新氛围中,完成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81万吨,增长幅度达到44%以上;全年完成销售收入42000万元,同比增加1亿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达1亿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我国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国粮食产量60194万吨,比1978年增长97.5%;棉花产量631万吨,比1978年增长191.2%;油料产量3531万吨,比1978年增长576.7%;糖料产量13759万吨,比1978年增长477.7%。同期,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也都是成倍增长。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综合产能达到了一个多年前难以想象的历史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标准化法》实施十年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标准化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区是一个畜牧业大省,目前全区已基本具备了稳定生产100万吨肉、6万吨毛、4000吨绒、55万吨奶、20万吨蛋,稳定总增2000万头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与畜牧业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在这十年里究竟取得了哪些进步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畜牧厅副厅长赛吉拉乎。赛厅长告诉记者,十年来,我区畜牧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12.
1中国制盐业的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 1.1总生产能力大,生产企业多,生产规模小 到2001年底,我国制盐生产注册企业达678家,生产能力4200万吨,其中井矿盐1200万吨,湖盐500万吨,海盐2500万吨,真空制盐厂家147家,年最大设计规模生产线为30万吨;而美国真空制盐生产能力460万吨,生产设备48套,平均每套设备生产能力100万吨,荷兰阿克苏盐厂的三套制盐装置分别为40万吨、80万吨、120万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生产在2002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起重设备年产量为76.5万吨,比2001年增长12.7%。2003年1~9月份,累计生产73.3万吨,同比增长28.3%。预计2003年全年产量可突破100万吨,年增长率可达30%以上。我国起重机械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我国冶金、港口、电站、建材等行业的建设发展。另外,我国起重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铝业的基本情况我国铝业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完成氧化铝产量544万吨,电解铝产量435万吨,加工材产量274万吨,当年电解铝和加工材的消费量分别为414万吨、303万吨,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2002年,我国铝业总资产达136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948亿元,实现利税76亿元,其中利润4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铝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这种地位还将继续保持。二、对电解铝投资应继续给予高度关注虽然我国电解铝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整体素质不…  相似文献   

15.
从今后5年产需增长趋势分析,国内不宜再上过 多的环已酮项目。 国内现有环己酮生产能力约13.3万吨/年,除去用作生产己内酰胺的环已酮外,商品环已酮约3万吨/年,国内年需求约4.3万吨。 随着我国油漆涂料、制鞋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耗量将有一定量的增长,预计至2000年将新增用量1.3万吨/年左右。 而九五期间,岳化锦纶厂环已酮生产能力将由1.25万吨/年扩建至2万吨/年,山东将新建一套5000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2月28日,试生产仅一年的兴化大化工项目豪迈地向业界宣布:一年,短短的一年,兴化在摸索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骄人的发展足迹:合成氨累计生产26.98万吨;甲醇累计生产33.36万吨;氨醇总量突破60万吨;全年实现营业总额13.5亿元;模拟实现利润超过1000万元;纯碱和氯化铵累计生产29万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乳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乳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数据显示,1993年以来,我国乳品业产量每年递增6%到10%,1996年达到625万吨。预计2000年将达到780万吨,2010年为1700万吨。 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乳制品工业产值在食品工业中所占份额较低,1996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达6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而乳制品工业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市场疲软对酿酒工业的影响在国家财政分灶吃饭之后,中国酿酒工业连续几年高速发展。1980年我国白酒产量215万吨,1987年就翻番到430万吨,1988年又猛增到500万吨,各种饮料酒累计达1100万吨,全国有酿酒厂家4万多家。1988年7月28日,国家决定放开名酒的价格,随后又限制集团消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国家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2008—2020年累计需求超过430亿吨;铁矿石13亿吨,累计需求超过160亿吨;精炼铜730万吨~760万吨,累计需求将近1亿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茧检定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桑蚕茧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桑蚕茧生产起源于我国,距今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从事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生产,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一样,对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茧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0年,我国桑蚕茧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该年产茧12.1万吨)。从1977年起,生丝产量也超过日本而荣登世界之冠。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桑蚕茧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3年全国桑园面积已达73万多公顷,桑蚕茧产量71.3万吨,桑蚕丝7.18万吨,与建国初产茧3.09万吨、产丝1440吨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