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征信机构种类、规模逐步扩大,征信市场快速发展和征信产品不断丰富,在目前征信法规不能很快出台的情况下,亟需建立统一的征信标准体系。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化建设,形成完整、科学的信用标准体系”,因此,应加快建立征信标准体系,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手段,规范征信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瓶颈问题,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短时间内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起适合的地方信用体系就成为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笔者长期从事区域信用体系的研究工作,现就以山西省信用体系的实践为例,探讨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二十多年,中国实行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正在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离健全的市场经济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经济体制仍然存在很多不  相似文献   

6.
信用建设须政府先行,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新闻媒体,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在全社会弘扬"讲信用、守合同"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7.
建设信用中国:有喜有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洋 《国际融资》2007,(6):20-23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个人如此,商品如此,服务如此,发展开放型经济、走向世界更应如此.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公共信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熏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它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建立良好的社  相似文献   

10.
11.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应该说这是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之一,也是中国未来5年要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之一。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当经济发展方针被冠以"科学"、  相似文献   

12.
任森春 《金融论坛》2001,6(1):20-24
信贷退出指金融企业(主要是商业银行)停止作为贷款卖方的行为.从既有市场撤退,既包括从以企业为主的客户退出,也包括从行业、地区退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以及为了更好地迎接入世的挑战等,都需要尽快建立信贷退出机制.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诸如高负债、行政干预、破产等信贷退出壁垒,因此,应从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增强信贷决策和管理水平、把握最佳退出时机、选择最佳退出方式、积极开拓信贷市场等方面建立和健全我国的信贷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牛锡明 《金融论坛》2000,(11):40-44
随着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今后5年中,信贷结构调整的结果关系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信贷结构调整有三个核心问题:一是确定结构调整目标,包括信贷品种、客户、质量和效益的结构调整目标;二是建立信贷资产经营的退出机制,必须做好行业信贷决策下的企业信贷决策、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以最优资产置换次优资产和准确预测企业发展趋势等工作;三是整合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关键是针对大客户和小客户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开经营,对不良贷款则进行专业化经营.文章针对性强,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与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5.
尤行超 《金融论坛》2002,7(5):17-21
信用是市场经济之基、银行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本文从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银行信用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剖析了社会信用恶化的始发动因及其深层根源,并以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为核心,综合构建出信用生效的宏微观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培植微观信用主体、提高银行授信能力、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依法依政依德治信等多元手段,建立以银行信用为轴心的社会信用循环体系,以引导经济金融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转型引发社会与民众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发生剧烈变化,而信用基础的整合工作则明显滞后,这使得社会信用呈现出相当程度的无序状态,尤其是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具有明显上升趋势.本文以经济理论、历史文化及法律实践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与金融信用相关联的产权、风险转移、经济收益率、资信信息、行政权力约束、法律制度约束、政府与政策、网络虚拟交易行为等制度环境问题,并提出中国金融信用必须依托制度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对金融市场健康而有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该制度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物质、技术和精神三大层面版块设计,作者详尽分析了三大板块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建 《银行家》2003,(11):52-55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面临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商业银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已经成为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8.
信贷风险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诚 《金融论坛》2001,6(8):23-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风险管理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安全与发展意义重大.信贷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经营风险,而不良贷款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看,一是借贷资本运动过程本身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二是政策性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本文认为,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必须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深化改革和从严治行、加强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说,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方面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合规经营;加大监控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信用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各大银行都把发行信用卡视为其核心业务大力推广,而信用卡透支具有免息期的特点也给急需现金周转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信用卡套现行为已较为普遍且出现继续扩大化的趋势。信用卡套现问题不仅破坏社会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也给发卡行、收单机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银行改革发展中,如何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中国建设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试点,并于2005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在探索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合到公司治理机制中,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