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出发,以南京的经济金融数据为样本,运用数学模型对当前的信贷效率进行研究,对流动性过剩环境下信贷失衡过后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分析了信贷失衡的原因和负面影响,并提出破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环境下的信贷失衡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目前尚无权威的准确定义。一般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或金融资产的供给相对过剩于实际经济需求并处在经济金融国际化、市场高流动性的环境之中时,所引发的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我国流动性过剩存在的原因,从宏观方面看,是起因于持续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5.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流动性过剩,已经被所有研究经济的人士和市场人士讨论由来已久.本文所说的流动性过剩都集中在银行体系.长期而言,银行流动性过剩成为主导债券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房地产热和当前的股市狂潮。具体原因是:(1)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2)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3)贸易顺差和货币供给过多导致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4)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转移,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5)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6)外部诚信环境不佳和银行改革提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的有效需求。总体上看,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它是我国劳动与资本分配比例失衡和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市场结构失衡的反映。从现实看,流动性过剩的效应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若能有效利用,它可能为我国经济金融的结构性调整提供积极支持。应对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有以下选择:一是在金融创新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二是拓宽资金投资渠道,改变对贷款的过度依赖;三是拓宽信贷领域,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四是把握贷款业务发展趋向,调整贷款投放节奏,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强化资产负债精细管理,处理好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管理关系;六是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的有效需求.总体上看,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它是我国劳动与资本分配比例失衡和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市场结构失衡的反映.从现实看,流动性过剩的效应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若能有效利用,它可能为我国经济金融的结构性调整提供积极支持.应对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有以下选择:一是在金融创新基础上,做好主动负债管理;二是拓宽资金投资渠道,改变对贷款的过度依赖;三是拓宽信贷领域,培育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贸易融资三个市场;四是把握贷款业务发展趋向,调整贷款投放节奏,提高信贷经警管理水平;五是强化资产负债精细管理,处理好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协调管理关系;六是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不断增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中日益突现的新问题。出现于中国这样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与传统经济理论描述的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大不相同。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商品供不应求下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也不是资本要素的过剩,而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层面的摩擦型的流动性过剩。其形成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以及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解决当前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有赖于实体经济非均衡的化解,更有赖于金融体系功能的优化。而实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优化其金融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应是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现实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邓黎阳  王勇 《金融论坛》2008,13(1):3-10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中日益突现的新问题.出现于中国这样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与传统经济理论描述的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大不相同.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商品供不应求下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也不是资本要素的过剩,而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层面的摩擦型的流动性过剩.其形成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以及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解决当前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有赖于实体经济非均衡的化解,更有赖于金融体系功能的优化.而实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优化其金融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应是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现实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流动性问题是我国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界更多的是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于流动性过剩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而流动性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界也没有很好的结论。对于过剩的判断属于规范研究,而本文将从流动性本义出发,分析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二、文献回顾李成、姜柳(2006)将商业银行存差作为流动性衡量指标,得出外汇储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存在正相关关系;谢罗奇、龚伟强(2006)用商业银行存款-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投资来衡量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商业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储蓄率较高和大量外汇流入引起的。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2007)认为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接着,他们从银行储备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和银行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朱庆(2006)认为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超额货币供给、存贷差扩大、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以及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秦婧 《新金融》2008,(3):61-63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货币供应量正偏差于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流动性过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其背后的深层问题.当前尤其是要密切关注CPI过快增长、股市大幅波动和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走向,要始终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始终维护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周建成 《银行家》2007,(12):62-64
银行业综合改革、经济转型以来相关金融法律的制定、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加强、外资持续流入、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等是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解决银行大量流动性过剩可以预防可能的风险,这需要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商业银行经营等层面上加以跟进。  相似文献   

14.
一、流动性过剩的界定与成因(一)流动性过剩含义的界定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性过剩,是指相对于流通的商品(或资本品),提供的交易货币数量显得过多了,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以及资金的相对供给过剩所造成的资本品价格的过快上涨。(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看,我国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是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性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保障转型时期,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制度保障,未来收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从而使得边际储蓄倾向居高不下的现象长期存在。从中期来看,流动性过剩则是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近年来,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增速远落后于前二者。消费的相对落后限制了货币需求,于是大量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以各种形式滞留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银行体系。同时,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资金过剩,另一边却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极其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投资严重不足。从短期来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出现直接受制于世界性的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我国因储蓄倾向较高、外汇管理体制、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产品供给的不足和国际资本的不断进入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文章首先对流动性过剩进行界定,然后验证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再探讨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解读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流动性过剩的界定着手,从储蓄、投资与消费、国际收支变化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并着重对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运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机遇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磊 《南方金融》2007,(7):19-2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是国际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输入,直接原因是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储蓄、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强,消费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充分运用股票市场吸收流动性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充分运用税收、土地、信贷等工具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公共财政工具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促进消费,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究其本质,是经济失衡在金融领域的体现。从紧货币政策下,当前商业银行的超储率、存贷差和银行间本币市场利率等指标显示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状况有所缓解,但并没有达到趋紧的状态。由于商业银行流动过剩产生的机制仍将长期存在,预计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仍将继续充裕,但商业银行需高度关注资金稳定性下降和资金结构不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失衡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难题,强制结售汇制、汇率形成机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化解流动性过剩必须从改善制度设计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