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也经历了由"节俭消费"到"借贷消费"的发展变迁。借贷消费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过度的借贷消费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隐患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就目前的中国而言,美国借贷消费的经验意义可能要远大于它的失败教训。中国消费的宏观调控目标应是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并举。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1978--2009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消费增长率、投资增长率以及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的变动方向不一致,因此把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不准确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进一步分析可知,制度创新才是中国30年高速增长的初始动力,投资、消费和出口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和途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彰显了中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中国现存的制度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降低。因此,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葛晓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37-38
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消费的多少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纷纷受到此次危机影响,对我国来说,也面临着一场挑战,失业人数的逐渐增多,出口总额的逐渐减少,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都在有形无形中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那么本文就从消费的作用展开分析,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中国居民消费状况的现状,得出如何正确对待金融危机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5.
金融危机、启动内需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其未来演变趋势,目前众说纷纭.基于历史经验和危机的已有影响,笔者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不容乐观.对于我国来说,尽管因金融开放程度不高、金融全球化进程迟缓、金融创新水平不深以及资本项目管制较严等原因,我们遭受的直接损失还不是太大,但危机给世界造成的长期、深层次的影响,已经宣告了持续30年的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启动内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真正成为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技术创新模式与经济长期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9.7%),成就是喜人的.但是,在短缺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增长,存在客观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农业增长中,80年代投入增长率下降,产出增长加速;而在90年代投入增长率提高,产出增长反而下降.尤其是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了一些用一般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新问题、新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增长的拉动,对有效需求的刺激效果不佳;(2)降低利率并没有明显抑制储蓄的增长;(3)物价持续负增长的局面难以扭转;(4)经济增长中就业绝对数下降.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深入分析各种症结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东欧转型国家在金融危机前的持续增长和危机后的增长骤降都可以归因于其向市场经济转型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东欧转型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缺乏有效监管能力的情况下与国际资本市场盲目接轨的政策性失误。中东欧转型国家应当走一条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之路,从而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8.
顺差、危机与经济增长——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慧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0(3)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典型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在制度保证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挖掘消费潜力,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创造全新需求.通过全国高度统一又高度发育的市场体系优化消费环境,通过丰富的产品与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多种生活需求,这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对目前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尹敬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5):105-10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迁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通过考察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变迁的原因及后果,从制度创新约束、技术创新转移约束和经济区位约束分析了云南省国民经济约束机制,并从区际间商品流转的角度分析了这种约束的特性,最后提出了超越约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资源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蕴藏着增长的风险。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15.
保建云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2,(4)
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了全球经济增长与贸易格局.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新兴国家与西方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出现了难以逆转的变化.后危机时代的大多数经济体将逐渐摆脱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与萧条状况,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国际贸易逐渐摆脱下降态势并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如何妥善协调大国间经贸关系、控制利益冲突与贸易摩擦、妥善处理欧美债务危机、防止经济衰退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李慧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3-12
本文在对2002年经济形势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2003年经济增长形势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笔者认为2002年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有所增强,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2003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将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基础。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来看,外贸顺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下降,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上升,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杨宝三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4-6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回暖趋向,但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既是缓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放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者都具有很大的扩张余地和增长潜力,足以支撑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韦倩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51-53
受客观条件制约,从马尔萨斯时代走出的中国增长之路选择了一条粗放型的增长道路,是在生产要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必将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在未来走一条"调结构、扩内需和产业升级"之路。在中国经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应顺应形势变化,谋划经营模式转型,变粗放型的增长为集约型的增长,要逐步转变传统的"大户"战略,努力实现从优质大客户为主向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保险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利人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5):76-81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主体之一的保险业在得益于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经济增长具有反作用。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建立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运用我国的有关数据对保险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产险保险市场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人身险保险市场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增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7-8
扩大内需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扩大投资需求,二扩大消费需求,其中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部分,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将是我国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要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