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H-P滤波分离出实际GDP的趋势项和波动项,计算实际GDP的波动率,并依据渡动率划分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1978-2005年中国经历了3个朱格拉周期和1个基钦周期共4个经济周期,且最后一次经济周期仍在继续.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如下特征:一是高位平稳运行,波动幅度减小、周期加长;二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是稳定且衰减的阶梯波动;三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来源于内部传导.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宏观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欠缺所在.本文采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新近提出的CF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并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并与美国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Lucas(1977)命题,也有助于为相关理论发展和宏观调控操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08年的经济危机后,世界步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航运业作为典型的周期行业,其企业价值波动随经济周期波动剧烈。本文通过对中国远洋的战略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一些面对经济周期波动评估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最新研究文献,我们发现:(1)经济周期中就业波动存在滞后与回滞现象。(2)经济周期中的就业波动形态在不同部门间存在巨大差异。(3)经济周期的不同冲击源对就业波动有着迥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小伟 《时代经贸》2013,(20):90-91
在08年的经济危机后,世界步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航运业作为典型的周期行业,其企业价值波动随经济周期波动剧烈。本文通过对中国远洋的战略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一些面对经济周期波动评估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币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3~2008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Calvo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讨论了中国货币冲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假定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增长实施的前提下,本文根据模型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对比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货币并非我国经济波动根源,实际产出对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反馈作用。(2)通货膨胀的顺周期性和领先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周期存在总需求拉动的特性。物价波动在中短期主要由货币供应量波动引起。(3)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效但效果有限,货币供给变动对投资的作用效力更大,对消费需求刺激有限。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其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呈现出以同一频率波动的经济行为。文章以桂(广西省)、鄂(湖北省)和浙(浙江省)的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做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初步判断出地方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同步性,并就地方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同步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无疑为地方和国家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周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选取1952—2011年的经济数据,讨论了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的变化,并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既有新兴市场国家的周期特征,又有发达国家的周期特征。改革开放后,除了价格和名义汇率外,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都变小了,大多数经济变量与产出的同期相关性和持续性都提高了。这些事实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达梅 《现代财经》2007,27(11):8-12
在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中,政府换届对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大的影响,政府换届在影响经济周期波动方面既产生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且其作用机制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为降低政府换届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1978年复刊以来,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理论园地,成为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库,其中,也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的旗帜和重要园地。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在《经济研究》上所开展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说明性”、“应对性”和“能动性”三个阶段。由此,不仅开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队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研究》2008,(11):19-24
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在冲击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在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经济的周期波动越来越表现为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反映。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理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造成的损失,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波动态势,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并且波动周期长度大约是六年,同时经济周期在逐渐拉长,波动幅度逐渐缩小,经济周期波动态势整体上呈收敛态势.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宏观调控能力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HP滤波和时间趋势剔除技术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对数序列(季度)进行了长期趋势的剥离,得到了反映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成分;区分了关于经济周期的两种类型的非对称:深度型(DEEP)非对称和陡峭型(STEEP)非对称;利用Sichel(1993)提出的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检验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非对称性的检验,结果发现了实际GDP(对数)等经济变量中周期性非对称的证据.实际GDP(对数)序列出现周期性非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非对称性调整,而价格的非对称性调整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非对称配置,进而导致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繁多,哪种理论更能合理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1 978—2007年间我国物价周期与产出周期的关系作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引起我国经济周期的原因更多来自外部供给因素,因此经济周期理论中强调外因的理论更能合理地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现有文献来看,技术、产业结构、农业波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外资、存货、政府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收入差距也是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与收缩.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选取了中国1983年至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每一经济周期阶段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分析了投资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研究从1953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周期的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认为中国经济周期自1 953年以来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1个周期。按照时间进行了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分析显示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路上呈上移的状态,主要表现是:高位的波动,波段延长,波幅减小,经济运行的拐点有短缺转为过剩。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波动的原因,包括制度、供求、产业结构、价格、对外贸易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现金先行约束.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中通过现金先行约束引入货币冲击符合中国经济运行特征.笔者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外生货币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发行冲击主要影响消费、投资和通胀率的波动,而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产出、就业等)的波幅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