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厦门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现状十几年来,厦门市遵照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宗旨,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对台战略地位,从各个层面大力开展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努力为推进统一进程作贡献.总的来说,厦门对台交往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台商投资数量较多,台资企业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94年底,全市共引进台资1111项,协议投资23.96亿美元;台资项目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32项,最大项目达2.7亿美元;台湾“百家大企业”已有13家在厦投资;台资企业到资率和开工率较高,累计分别近50%和过60%,80%的企业在厦买地自盖厂房,作长期投资打算;台商投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获准进入厦门高科技园区的项目有22项,全市申报专利的台资项目有130多项.目前,台资企业年产值占全市总产值近40%,产品出口占厦门地产品出口的50%,提供的各项税收约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6,年付出的工资约占全市职工工资总额的30%.台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厦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厦门成为台商投资集中地据台湾《贸易快讯》报道,从1984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项目开始,到今年2月底为止,厦门市共批准台资企业1271家,投资金额27.518亿美元,已开业企业888家,实际投入金额11.610亿美元。在批准的台资企业项目中,独资企业占...  相似文献   

3.
台商在厦门投资现状 厦门从1984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项目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 1750家,投资总面 40.22亿美元,其中台商投资 38.59亿美元,已开业企业1396家,实际到资 2378亿美元;分别占厦门外商投资的35.38%、19.07%、20.97%和28、23%,在批准的台商投资企业项目中,独资企业占项目总数的77.8%,合资企业占15.9%,合作企业占6.3%;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企业2家(翔鹭、正新),台商共投资4亿美元; 投资 3000~10000万美元的企业 8家,台…  相似文献   

4.
厦门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集中地。截至1995年9月底。厦门市台资企业达1218家,投资总额达25.83亿美元。厦门引进台资的总量占福建的44%,占全国的1/20。厦门台商投资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生产性项目占主导,产品以外销为主 台资企业生产性项目占批准项目的75%,主要是电子、轻工、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而且,台资企业产品出口约占厦门产品出口的50%,出口交货值比例大。 2.台商投资比重增加,经济指标普遍良好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 台湾和海南是祖国的两大宝岛,面积分别约为3.6和3.4万平方公里。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南省办大特区以来,台商对海南的投资逐年增长。截止1994年5月,在琼台资企业1000多家,实际投资4.6亿美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农业投资。近两年来,台商对琼农业投资日趋活跃,迄今,在琼投资农业的台商达131家,注入资金1亿美元。许多台商以良种及技术在海南岛南部和西部成片开发,大规模从事种养业,并已开始获利。部分在琼数年坚持良种引进、培养、推广和种植的台商正获得丰厚的回报。台商承包的农田多在几百亩到几千亩之间,主要从事瓜菜  相似文献   

6.
1999年 3月,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建立"海峡两岸 (海南 )农业合作试验区".截至 2002年底,在琼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 355家,实际投入资金 2 8亿美元,承包开发土地面积 20多万亩,引进各类优良品种 500多个.台商投资海南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台资"龙头"农业企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是新形势下台商对日益竞争的大陆市场所作出的适应性调整与安排,是台商的一种自然的市场行为。它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从量变走向质变,在大陆经营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有深刻的内外原因:祖国大陆宏观投资环境的改善与投资领域的扩辰是台商独资经营的外因,台资企业对其所有权优势控制的加强以及独资企业的天然优势是台商独资经营的内因。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独资化具有两面性。其积极效应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合理地引导与规范。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重庆台商工业园引进台企73家投产38家自2012年5月重庆台商工业园区在璧山成立以来,成功吸引一大批台资企业落户璧山,成为全市台资企业的集聚区。高标准规划,打造平台保障,按照"深绿型生态化"的要求,高规格建设6平方公里的台商工业园区。目前,重庆台商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了全球食品领军企业台湾统一食品、全球笔电机壳生产领头企业展运电子、全球最大电脑键盘鼠标生产商精元电脑在内的73家台资企业,总投资135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29亿元,现已投产38家,实现产值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     
宁波利用台资超过港资跃登首位据宁波市政府统计,今年1至7月,全市新批台资企业156家,总投资56亿美元,协议利用台资445亿美元,首次超过港资,使宁波合同利用台资跃登首位。海峡两岸业者共同在深圳投资美食业台湾凯伟公司与祖国大陆业者以整体规划方式在深圳市龙岗镇推出“台湾生活美食馆”,即将动工兴建。该美食馆整个腹地涵盖深圳、东莞、惠州、惠阳及香港特区,该地区总人口合计2430万人,这一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快速,当地人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台湾当局通过友达在苏州设厂投资项目最近,台湾经济当局批准友达光电…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北京与台湾保持了密 切的交流与合作。台商在京投资不 断增加,截至2004年底,台商在北 京注册投资企业累计2013家,实际 吸收台资4.8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 外资项目及吸引外资的9.3%和 3.2%,涉及电子、机械、化工、食 品、房地产、餐饮服务、娱乐业等 领域。仅2004年,北京市台商投资 项目76个,合同台资达到8322万 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达2223万美  相似文献   

11.
广东台资企业向高层次发展本刊讯引进台资居全国第一的广车,台资企业正在向高层次发)以近几年来,台湾的大企业纷纷派人来广东考察访问,洽谈投资。在广东的粤台合资、合作和台商独资企业目前已近4000家,协议合资投资额56亿多美元,另有台商“三来一补”企业20...  相似文献   

12.
一 总体而言,深台经贸合作主要表现在台商对深圳投资及双方间接贸易两个方面。自从1982年12月第一家台资企业落……  相似文献   

13.
漳州实验区的建设,使漳州市对台农业合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引进审批台湾农业项目速度加快。全市累计审批台资农业项目 516个,总投资 8亿美元,合同金额 7 6亿美元,实际到资 4 1亿美元;二是投资规模扩大。建区后引进的台资项目平均总投资为 132万美元,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达到 19个;三是投资项目多,增资额大。建区后已有 23家台资企业注册增资扩大生产规模,增资额 6 143 7万美元。尤其是实验区重点企业有半数以上增资扩大规模;四是不断拓展投资领域。台商投资现已延伸到农产品运销、对外贸易乃至观光…  相似文献   

14.
1983年5月起,台资涌入厦门,积极地推动厦门市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随着台资企业不断增多,厦门市在吸引台资宏观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台商投资冲劲与厦门因资金缺口所造成的基础设施不配套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不断增多,业务规模日益扩大,继呈现地域不断扩张,投资领域集团化、上市公司和大财团亦涌入等新特征外,另一股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发行股票的新势头,又逐渐明显,并有可能成为今年台商投资大陆的热门项目和发展趋势。 目前,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已达2.58万家。业务和规模的增长,令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殷切,用于扩建厂房购置土地、设备、发放员工  相似文献   

16.
从第一个台资企业三德兴1983年在厦门成立至今,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投资领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扩大,投资地域从沿海向内陆、边远地区延伸。目前,台商在祖国大陆市场正积极做全球布局,投资出现区域扩散与产业集聚的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南京市把握台资由南向北、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加大吸引台资工作力度,使全市利用台资工作由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南京市自1988年成立第一家台资企业以来,台资企业数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势头增加。特别是1991年以来,台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从1990年底38家台资企业发展到1994年底876家。1995  相似文献   

18.
巢湖市作为安徽省对台工作重点市,全市有3万多台胞、8万多台属,是对台招商引资的宝贵资源。截止2005年底,全市实际运营台商投资企业有25家,其中:2005年新批台资企业8家,合同外资693万美元。台商投资在巢湖市形成了初步的产业积聚效应:一是庐江县境内以安徽万磁电子有限公司和安  相似文献   

19.
台湾捷安特自行车厂落户江苏昆山,带动数十家中、下游配套协作台商接踵而至;台湾鸿海集团在深圳设厂,引来上耳家相关台商紧随集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台资企业为主体的“自行车园区”、“电子产业带”、“家具城”和“鞋业基地”等星罗棋布,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凸显的“群聚现象”正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量,台资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赢得了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结果,由于台商投资大陆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台资企业增资扩产的比例非常高,很多台资企业在首期投资基础上增资扩产,这类企业占大陆台资企业总数约1/6。在已开业的6万家台商中,有上万家增资扩产,平均每家增资100万美元以上,累计增资超过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