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次提出了经济资本的概念,并且将监管视角从银行体外转向银行体内.2004年2月23日,银监会结合我国国情,公布了第2号令<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基础,要求我国银行开始重点强化经济资本管理,实现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09,(12)
根据银监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规划,2010年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将先期实施新资本协议,最迟到2013年底,国内所有银行将全部实施新资本协议。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际大型银行所暴露的问题使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效性受到诟病,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本次金融危机恰恰又凸显了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实施新资本协议将有助于推动银行的精细化管理,改革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从长期看,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银行业即将全面进入新资本协议时代。为此,中国银行业应正视新资本协议带来的挑战,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适应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走向未来与回归传统——对新资本协议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资本协议有许多积极的方面。新资本协议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以适应银行不同的风险状况;新资本协议的规定与银行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良好实践保持了一致;由于银行规模和业务范围的不同,新资本协议表明了没有任何单一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励所有的银行;三大支柱的框架为能够有效管理风险的银行提供了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5年由12个国家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督官员组成的一个监督国际银行活动的联合代表机构和协调机构,自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审慎监管标准和指导原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是1988年推出的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它使得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作了较为彻底的修改,2001年5月完成了第二轮咨询.为了有充足时间详细考虑咨询期内收到的所有意见,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6月25日宣布将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间由2004年推迟至2005年,并在2002年初进行另一轮咨询.新巴塞尔协议的未来实施,不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将资本管理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限额的界定与测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风险限额是新资本协议下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却远未成熟.本文首先从制定目的、计算方法、度量精度和约束条件等方面辨析了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对风险限额进行了界定;接着,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结合目前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与限额理论进展,提出了基于内部评级结果的系数调节法和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计量法等两种风险限额测算方法,重点探讨了测算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评价;最后,提出了银行推行风险限额管理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银行资本管理的水平和技术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能力。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正式实施,银行需要资本能够更加敏锐地反映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经济资本,作为银行新型的管理工具,集中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成为银行强化资本刚性约束,控制风险资产扩张的有效手段,有力推动了银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通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新协议),建立了汇集各类风险的管理平台、风险与资本需求间的纽带、银行日常业务经营与银行发展战略之间的桥梁。新协议的演变过程就是全面风险管理推进、落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本计提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奕  杜音颖 《新金融》2007,(3):33-3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根本目的是要求银行持有充足的资本,新协议中给出了银行计提资本的具体方法和公式。本文总结了新协议资本计提的三个原则,并通过对公式的理论基础和组成部分的解读,深入了解新协议对于资本计提所采用的方法和用意,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银行业实施新协议计提资本给出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底我国将在有条件的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而在行业内部国有三家上市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水平较高,同国外接轨程度较深。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三家上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以及优缺点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未来发展设想,力求将经济资本管理水平提高和新资本协议逐步实施统一起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底我国将在有条件的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而在行业内部国有三家上市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水平较高,同国外接轨程度较深.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三家上市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以及优缺点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未来发展设想,力求将经济资本管理水平提高和新资本协议逐步实施统一起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美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监会就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实施提出"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和分步达标"的原则,要求国际业务占相当比例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等七家银行从2010起实施新资本协议,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将进一步实现国际化.美国是率先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国家之一,其银行资本管理经验可为中国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举世瞩目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将于年底前出台,2006年年底前正式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管理与监管的最佳实践,并将成为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巴塞尔委员会深刻吸取危机带来的教训,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征程,便于国际间银行的竞争与交流,维护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中国银监会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出台了专门针对国内银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也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是介绍中国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一些相较于国际标准的中国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银行的资本管理实际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存在的问题从数据基础、管理工具、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存在的各种差距,并结合这些分析及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了积极筹备的几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中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的必然趋势,也是银行监管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现实要求。现代银行经济资本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领域的风险。如何应用经济资本来提高我国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水平是当下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经济资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提炼了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作用,分析了银行资本监管的趋势,总结了我国银行业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做法,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借鉴之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颁布,中国银行业(无论是监督者还经营者)对银行的资本概念和作用有了愈来愈多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国银监会对各新资本协议银行的协议实施准备情况展开了预评估工作,将确定各商业银行是否具备2010年正式申请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条件,各家新协议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工作,以迎接银监会的现场检查:作为新资本协议银行,中国银行很早就关注新资本协议的进展。早在2003年,中国银行参加了由人民银行牵头应对巴塞尔委员会的几次定量测算,并按照监管部门的安排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往往会遇到理念意识、经营管理、数据基础、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很多问题看似伴随新资本协议实施而出现,但实质上都是银行适应市场化环境、推进商业化经营、提升专业化管理过程中多年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新资本协议的全面检视下,商业银行如能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下一步转型发展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20.
现代银行业务和管理高度依赖信息科技,信息科技已贯穿于银行所有产品、流程和经营活动中。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必将推动银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向全面风险管理为本的方向转化,这既是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对银行机构信息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要求,信息科技支持的充分性、有效性和信息科技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合理性将成为有关银行顺利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