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北同蒲线客货列车共线、万吨重载列车和普通货物列车混跑的运输特点,对其集结技术作业站大新站的车流组织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既有设备概况和车站到发场作业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大新站改建为万吨列车集结技术作业站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大秦线2004年1.5亿t运输任务的完成,重点是确保湖东站的运输畅通。为此,对湖东站提出了延长机待线、改造和增设信号、改进接发列车作业办法等各项行车组织措施,通过设备改造和优化运输组织,为确保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紧跟世界重载铁路先进技术水平,提高运输能力,我国有必要发展3万吨重载列车。以大秦线为例,借鉴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经验,探讨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案,采用组合站始发—直达终到站分解卸车—空车返回的循环运输模式,从列车始发作业站、编组方式、列车检查、司机换班、终到分解、回空运行等方面,阐述运输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考虑运输能力受始发作业站能力、牵引供电能力、区间通过能力的限制,检算始发组合站到发线能力及重车方向运输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列车开行方案基础上,开行6列3万吨重载列车,平均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93.1%,输送能力可提升0.49亿t,运输能力提高11.5%,扩能效果良好;也可以选择采用3万吨重载列车1∶1替换2万吨重载列车的组织方式,输送能力可提升0.17亿t。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南宁铁路局优化运输组织,精心组织开行直达列车,努力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西南大通道畅通。截至目前,南宁铁路局组织开行直达列车6752列,同比增加739列,增幅为12%,创历史新高。从2009年4月份开始,南宁铁路局运输处和调度所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对组织直达列车的13个车站下达装车方案,在空车调配时按直达列车组织办法下达装车计划;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各大站直达列车计划兑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开行直达列车奖惩办法,每月按开行直达列车列数考核,  相似文献   

5.
大秦铁路大新站通过改造站场及运输设备、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修改和完善铁路运输规章制度,成功开行万t重载列车。为适应大秦线全面开行2万t列车的新形势,大新站仍需继续改造既有设施,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大幅提高装车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扩能湖东技术站改造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运煤专线,年设计能力为1亿t,为实现年运量2亿t的发展目标,根据湖东技术站的运输组织方案,对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牵引质量、机车连挂方式、作业流程及时分、到发线有效长度等进行探讨,提出湖东站采用新建重空列车到发场的改造方案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包头—神木铁路线路技术条件和车站分布情况,以及货物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包头—神木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建议,分析了重载运输组织措施,研究推荐重载运输扩能改造方案,为提高包头—神木铁路运输能力和开行重载列车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公交化运输特点的基础上,定义了“公交化”列车的概念,指出“公交化“列车开行的意义和条件,从而为短途城和流组织提供了新的列车开行种类。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铁路局西部地区运量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口岸站和扎赉诺尔、伊敏、宝日希勒、大雁4个煤矿,随着经济的发展运量不断增长,而线路能力改造工期长,难以适应运量需求,为此提出开行万吨组合列车的方案和运输组织措施。通过组织开行万吨组合列车,实现了“畅通西部、扩充运能、实现增量”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大秦线年发送4亿t运量的需求,古城湾站的万吨列车组合及万吨空车列车分解作业量不断增加.从古城湾站的行车设备及作业组织方面分析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由第二列本务机负责万吨列车组合作业,增加车站技检和有关作业人员,减少两列小列车到达车站间隔时间和组合列车等待本务机时间,修改车站线路联锁关系和增设机务折返段等.  相似文献   

11.
铁路新线开通运营后,局部铁路网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平行线路的旅客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3个方面选取指标,通过有关量化计算,对旅客列车运行径路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得到列车最优运行径路,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各方案的比选过程,为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轻型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阐述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必要性,从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装卸设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提出应尽快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运输方式服务效用的相关分析,阐述运输方式服务效用与区域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在改进经济潜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模型,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测算长沙市引入(不引入)客运专线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说明客运专线的引入,提高了区域整体运输方式综合服务效用,使区域旅游业整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世界刑法学界 2 0 0余年的一个争论焦点。如果说我国的死刑已经历了从产生到广泛适用、限制适用的漫长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已具备严格限制死刑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条件 ,应该步入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阶段。严格限制死刑虽然可以从立法、司法及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但笔者认为实际唯一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层面就是构建取消死刑立即执行方式的严格限制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节点的物流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流节点选址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址设置物流点的规划过程。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该物流系统的服务成本及服务范围,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可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求解,通过举例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陈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10):12-14,19
兰新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物资进出疆的惟一通道,兰新铁路通道的畅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兰新线运输压力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乌西站接车困难的原因和制约安北分界口上行交车的因素,提出加强兰新线运输组织,强化乌西站作业组织,提高安北口上行交车兑现率等建议,以确保兰新线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