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地发生了这样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进人一“T”型路口向左转弯时,与一骑自行车的人发生碰撞,造成骑自行车人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事故处理民警确认,骑自行车人是撞在大货车的左前轮上倒地后被后轮辗压致死的。据大货车驾驶员讲,当时车速不快,转弯之前并没有发现骑自行车人。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里就存在“灯下黑”的问题,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光的传播以直线形式进行,特别是当车转弯时,在车头前方约1至5米处,其左侧或右侧都存在一个灯光照不到的“黑三角”。处在这个“黑三角”内的人或物体很不容易被驾车…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起对世纪的上班族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许多人也许想不到,答案竟是自行车。不过,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是,那时的自行车是在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46公里的速度行进。目前,欧美许多科学家正在考虑在一些大城市的主要公路上修建这种全封闭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其中动作最快的要属当前最喜欢骑自行车的荷兰人。他们计划先修建一条实验性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公路上安装大型风扇,鼓起的风力使骑车人只需偶尔踩一下脚蹬子,就可以飞速向前行驶。美国“自行车运输系统”总裁米尔诺·塞内尔认为,用“吹风”的办法让人们骑自行车上下班…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前,就像西方人认为在我们这个自行车王国里,所有中国人都骑自行车一样,我们似乎也有同样的错觉,像英国这样发达的西方国家应该所有人外出都开汽车。其实在英国,汽车早就不是“身份的象征”,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骑自行车上下班,不但不“丢份”,反而是体现车主够年轻、够健康、够自信的时尚标签。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骑自行车美国街上的自行车廖廖无几,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更少,人们一般是在公园或是海滨骑自行车锻炼身体。高速公路上常能看到自行车被固定在汽车上,等到海滨后再用。一次在去海滨的路上,我注意到高速公路两侧的田地里有两条与高速路并行的不宽的土路,一问方知是专为骑自行车到海滨锻炼的人而铺设的。加利福尼亚州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儿童骑自行车必须戴安全头盔,成年人无此规定。但在海滨和公园里骑自行车的成年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戴头盔,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我们一行13人有一辆面包车,所以平时去超市、银行得凑…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省玉门市,平均每三户农民就拥有一辆摩托车,有的一家就有两三辆。这里的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除骑行外,还把摩托车视为一种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物,进而互相攀比。拥有的以此炫耀,没有的自惭形秽。这种风气导致了当地摩托车市场的畸形活跃,有经济实力的买,没经济实力的也千方百计地买。全家积蓄买摩托车,贷款买摩托车者屡屡可见。有了摩托车就全家轮着骑,家中成员都想“玩一玩”。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大家都在买,不买让人笑话。有了这玩艺儿,出门时方便,就是不出门摆在家里看也舒服。”年青人则说:“现在骑自行车让人瞧不起…  相似文献   

6.
“汽车太贵买不起.单车太累不想骑.公交车人太多不想挤.摩托车上牌又被禁”。就在人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标榜便捷.价廉.安全.环保的电动自行车进入了老百姓的视线.得到追捧,然两.美誉与恶名同行,电动自行车上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指责。交管部门更是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不守“规矩”头痛万分……  相似文献   

7.
红绿灯下随想喻家卿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的马振川局长曾感叹道:“交通法规,大概是人们最随意违犯的法规了。”马局长的话不无道理,一个城市每天有多少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有多少行人不按红绿灯指示过路口?有多少人骑自行...  相似文献   

8.
秩序     
《道路交通管理》2013,(12):63-63
问:一次,我驾驶小旅行车进入一个没有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路口,在进入路口前,看到一个“减速让行”的交通标志,我看了一下左右没有汽车,就直接进入路口,可巧与左侧的一辆自行车相撞,接触点是左前保险杠。我认为,我是直行通过路口,此事故应是骑车人抢行所致。而警察处理时,说我没让干路车先行,由我负全部责任。我虽然当时没说什么,可心里一直不服。请问,如果对方是机动车,我应当让他先行,而对方是自行车,他应当让机动车先行才对,我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9.
骑行在北京     
从小时候骑自行车上学,到长大后骑自行车上班,再到现在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我和自行车打交道有二十几年了。记得第一次骑自行车是在上小学之前。那时候人还没有自行车高,学习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幸好那个年代道路上没有多少汽车,摔倒后不用担心会被汽车撞到。说起来那也算是童年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骑车说乐     
骑车上班原本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谁知骑着骑着倒骑出点感情来了。如果现在谁让我别骑车了,我还不适应可见什么样的“习惯”也能成为“自然”。我觉得骑车比坐公共汽车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别的就不比了没条件)首先;骑自行车比坐公共汽车快、省时间。我住的地方离单位还挺远若坐公共汽车少说也得叫。时骑车则]小时]5分钟足够了。来回可以节约90分钟时间,正好能看一场电影或者丙集电视剧;如果有人请的话吃一顿饭也是可以的。其次是骑自行车比坐公共汽车省钱。这个账好算公共汽车月票每张25元,每年正好300元。而骑自行车几乎没有什么花…  相似文献   

11.
“汽车太贵买不起,单车太累不想骑,公交车人太多不想挤,摩托车上牌又被禁。”就在人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标榜便捷、价廉、安全、环保的电动自行车进入了老百姓的视线,得到追捧。然而,美誉与恶名同行。电动自行车上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指责,交管部门更是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不守“规矩”头痛万分……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发达国家,将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视为“降低身份”的观念早已过时。笔者发现,西欧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德国慕尼黑,有不少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当地导游说,骑自行车在整个德国是非常时尚的。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市内人口134万(2007年统计数据),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在德国位居第三,仅次于柏林和汉堡。  相似文献   

13.
谁说我醉了     
一人夜晚醉酒后骑自行车进入环岛,一直绕环岛骑行。过往司机见状打电话报警。交警赶到,拦下自行车,对骑车人说:“你喝醉了,这里很危险,我带你回家。”骑车人一听大为生气:说:“谁说我醉了?你见到过醉酒的人黑灯瞎火地骑自行车能走这么远的路吗?”谁说我醉了@罗家正  相似文献   

14.
骑自行车的人随意违章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违章者的“赖皮行为”经常能够得逞。于是他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并且感染了其他人,使违章者日众。 我曾经看到交警处罚一个带着女朋友骑着自行车逆行的小伙子的过程。交警拦下了他们时,姑娘从自行车的后架上跳下来,老大的不乐意:“干嘛呀?今儿我们碰见什么啦。”小伙子的态度比姑娘好得多,冲交警笑着:“哟,今儿是您的班儿呀,对不住您了。可您看呀,这段路修得有问题。您说,我们要到前面的商场去,先得往北走那么老远,再推着车过天桥,往南骑那么远,再过天桥绕回来。您说,远…  相似文献   

15.
如此助力!     
某天上午,民警在执勤时看见一年轻男子背部直立,双手抱在胸前,不扶车把,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飞驰。民警赶忙拦下了这位“骑士”,问他为什么不扶车把骑车,不怕出事故吗?“骑士”说,自己在城里打工,每次都这样骑自行车来回城乡之间,之所以这么骑是想练练车技,因为这样骑车很酷,有机会也想上上吉尼斯。  相似文献   

16.
正古城开封,一座文明古城,小时候记忆里满是整天的无忧无虑,和伙伴们一同骑车串巷,熟悉的豆腐块网格小路怎么走都不会迷路。有的房屋间缝隙仅一人宽且路面上还立有一根电线杆,不慌不忙悠然骑过,出了路口就是大马路。后来,随着城市道路改造,路面变宽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这是时代的进步。现在开汽车的人都是从骑自行车的时代过来的,对于汽车,从好奇到喜欢,从憧憬到拥有,这是一个复  相似文献   

17.
宣誓     
2006年7月25日,在江苏省仪征市仪化医院路口,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闯红灯被执勤交警查纠。正在参加暑期“小交警”实践活动的胥浦中学学生,当即要求这名男子进行“不闯红灯、从我做起”及“八荣八耻”宣誓。这名男子在众目睽睽的安全岛上完成了尴尬的宣誓。◇宣誓@卞有才 @  相似文献   

18.
王某驾驶一辆豪华中巴车,高速行驶至一村庄出口处,突然从村庄内窜出一名骑自行车的儿童,王某在未采取任何制动措施的情况下,将骑自行车儿童撞成重伤,按责任赔付了医药费等2.4万余元。笔者问王某为什么不采取制动措施时,王某张口就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时那种情况只好‘听天由命’了……”  相似文献   

19.
我在悲愤中写这篇文章。他疯了。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他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有爱他敬他的妻子,还有可爱的尚在小学念书的儿子杜小红。开先,他不想让儿子骑自行车上学,但儿子坚持要骑,就把自己那辆加重自行车给  相似文献   

20.
重庆记趣     
“有一年,到杭州去玩。长居杭州的表哥表弟们,带我骑自行车绕湖一周。他们个个身轻如燕,一跳上自行车便飞车而去,双轮急如星火地转成了两个模糊的影子。可我呢,笨手笨脚地骑上去便摔跤,再骑再摔,最后只好推着自行车,远远地跟在他们后头。”一位年轻的重庆朋友,含笑地告诉我他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