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据     
《浙江经济》2009,(3):8-8
15.3% 根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数字测算,在1亿3000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2.
熊薇 《中国经贸》2014,(21):54-54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就业需求和就业缺口逐渐增大,特别是一些比较基础建设岗位更是供不应求。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国情限制,农民通过种地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通过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获得的岗位也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国形成了一股“民工潮”,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在城市获得了比农村多得多的工资收益,但在现实情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农民工虽然和城市工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但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社会保障的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修水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地,全县人口82万,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20多万。如何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是该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2008年,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至今年1月23日,返乡人员达11万多人,占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55%左右。其中回家过春节约有5万人;因工厂裁员或倒闭而返乡的约有6万人,占全县农村返乡人员的55%。如何做好他们的就业创业和帮扶工作,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重庆经济》2007,(11):39-42
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对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和全市统筹城乡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来抓,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工作,在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市农民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朱砂溪村李家坝组,以前到朱砂溪村要经过1000多步的石阶,生产生活很不方便。2004年,24户山民痛下决心,自筹经费修建公路。没有钱,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挣的钱全部用于修路,路不修好,哪家也不准吃肉。没有人,老人和妇女成为修路主力。他们用3年时间在大山里开凿出一条3公里的新路,使汽车开到了村头。村里人说,家里的积蓄花光了,我们可以再挣,只有汽车开到村头,我们的生活才能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阳 《今日重庆》2014,(17):52-53
“以前住在山上,没有公路,下山要走将近两小时:山上也很缺水。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人畜饮水都困难。在家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我们将两个孩子交付给年迈的双亲,外出打工。”垫江县通集村村民陈秀淑讲述她曾经的境遇。  相似文献   

7.
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并不意味着创业更容易成功。全民创业,其实主要是两个群体,一是外出务工经商小有收入的农民工,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就前者来讲,他们外出务工多年,学会了一些技术,积攒了一定资金,有一定管理生产的能力,若有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政府的金融帮扶,他们会有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分析基础上,归纳出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几点现状,并从激励因素和制约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武汉市东西湖慈惠农场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统筹农民外出务工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与农业生产的技能,强化农民外出务工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四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与拉动内需保增长的结论相反,我们在农村调查看到及担忧的是,若农民将多年外出务工经商赚的钱用于消费,而非生产性投资,则这些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的农民,在花光自己的积蓄以后,却并无再获得收入的能力,他们后面的人生日子将会极其难过,因为他们年龄大了,不再有外出务工赚钱的能力。刺激农民消费的意见是错误的。鼓动农民消费,说爱国主义就是消费的观点,是荒唐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贺雪峰说。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些媒体热衷炒作腐败“村官”,其实,媒体更应该关注大多数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干部的真实状况。笔者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乡镇里供职,经常与村干部打交道,对他们的境况有一定了解。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这里的村干部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村干部,又是典型的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加上当地罕见厂矿企业、自身年龄结构偏大等因素,这些村干部在有工作安排时主持村里工作,没工作安排时回田里种地。  相似文献   

11.
农媛 《广西经济》2006,(2):48-49
大新县福隆乡地处大石山区,全乡总面积137平方公里,其巾石山面积为114555亩,耕地面积为14838亩,其巾水田2741亩,总人口为16406人,其中劳动力为12643人。所辖6个村(居)委会中有4个被定为贫困村,是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为有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乡外出农民工达5200人,外出务工总收入超过2500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36%。福隆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兴乡方略,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总结了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有没有可能准确统计出农民工失业和返乡数字? 崔传义:农民工在城市相对集中,在农村则分散在各个村庄。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农民工外出就业和返乡的信息系统。过去只是通过1%、每年一次的调查来掌握。沿海和各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建立这方面的制度,但现在要想把农民工回流情况很精确地统计出来,困难很大。  相似文献   

13.
今年暑期,我带了几个学生回安徽老家调研。当听到乡干部说,现在农村只剩些老弱病残在种田,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在乡里的也不愿再种田,有学生忧心地问:“十年后,谁来种田啊?”  相似文献   

14.
万千 《发展》2005,(7):20-22
转移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转移农民就是帮助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从农村地区迁移出去,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策环境,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工作、居住地点的权利,与他们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甘肃省作为农村人口占7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问题更为突出,农民要求走出去摆脱贫困的愿望更为迫切,各级政府做好劳动力转移的任务更为艰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外出劳动力,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关系到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4,(12):172-17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四亿人口就有九亿多农民;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曾视为生命的土地,远离了曾经日夜厮守的村落和熟悉的农事,涌进各地城市,于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农民掀起的“民工潮”。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进行着跨省区、跨县市的地域性转移,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这股潮流被称为“民工潮”。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外出打工者不过几百万,而目前在外流动的民工已逾1.14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矛盾的突出表现 (一)土地承包引发的矛盾。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后,农民种地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原来不种地、少种地的农民要求按政策实行均田,原来种地较多的或在承包地里种了果树的农民以承包合同不到期为由抵制均田。另外,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也使一些新迁户、新出生人口得不到土地,人地矛盾突出。有的村调整土地方案没有征求大多数村民意见,多留机动地,甚至村干部以权谋私,自己多占地、占好地,引起村民不满。  相似文献   

17.
陈婷 《发展》2012,(7):118-118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市场经济发展日趋繁荣,劳务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促使农民外出务工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投资小、见效快,收益较高,是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而迅速发展成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朝阳产业。农民外出务工虽然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有外出务工流动党员6400多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近段时间外出务工返乡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对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带来了压力,也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创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从2008年下半年起,汉中市采取四项措施,强化返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为他们创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从种地也要有资格说起潘其彪北京市大兴县对从事果树、蔬菜、养殖、农机和大田作物5个行业的农民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只有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农民,才能上岗承包。众所周知,在入党、提干、评职称中要论资格,而把种地与资格联系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理...  相似文献   

20.
像海南省副省长陈苏厚回乡当农民,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回湖南西冲村种地、养鸡的事情,可能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才能成新闻,被媒体热炒。[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