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财政部会计司于2005年8月12El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鬃号——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的规定,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指明了中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公布,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的趋同进程迈上了新台阶。作为新会计准则构成部分的18号准则——所得税,为实现与国际接轨,作了较大调整,并规定了一些可操作的具体规范和制度。本文针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3.
由于企业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在收益、费用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可能存在永久性差异,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黎明 《经济师》2002,(4):209-210
文章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所得税费用及其会计处理计算公式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是以财务会计理论为基础,以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为核算对象,以提供与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的会计方法和程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选择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反映内容更全面,方法更科学。  相似文献   

6.
7.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中的所得税准则在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有了相应的创新,并且在相关概念、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存在新的变化,在企业运行中很好的执行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就能够带来企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我国目前的所得税会计还处在初步阶段,本文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以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开始实施。现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旧规范比较,从会计理论到会计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真正体现了会计的真实、公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会计国际化趋势、国家宏观决策的需求、社会公众和企业的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制定所得税具体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从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变迁出发,论证了我国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长斌 《时代经贸》2008,6(1):184-185
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给企业会计处理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挑战。劳动成本会计处理即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劳动成本的会计处理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人工薪酬和人力资本。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变化的内容、如何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合并报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当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存在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在合并报表时由于内部交易的抵销,使得合并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对合并财务报表时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应收账款抵销以及企业合并时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会计经历了其重心从资产负债观到收入费用观、再到资产负债现的转换过程.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也分为两种形式: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按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税利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应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5.
旧准则所得税会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比较的是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间差异。新准则所得税会计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比较的是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间差异。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教旧准则有以下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本文通过实例对新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和探讨,并对企业如何在新环境下寻求应对措施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钱平生 《时代经贸》2007,5(10Z):34-3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和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新旧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方法、亏损处理、减值确认、所得税披露及会计科目的差异,并结合实例分析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所得税会计理论的研究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会计实务。  相似文献   

19.
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即所得税差异协调进行研究,首先阐述所得税差异研究的意义,其次分析所得税事项差异产生的动因,再次探讨所得税差异协调途径。文章旨在保持所得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互独立、相互协调,促进两者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用到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差异的所得税会计,并就其进行了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