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玲  郑振龙 《技术经济》2008,27(11):73-80
本文在连续时间局部均衡模型框架下,求出了时变的不流动资产折价率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践中国有股的对价支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流动资产折价率的理论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股改公司实际支付的对价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各股改公司在确定支付对价比例时,实际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公司本身的特征对对价的影响,这说明我国股改过程中对价支付值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5年7月1日,公布股改方案的上市公司共计24家。这24家公司中,除吉林敖东以非流通股缩股支付股改对价外,其余23家均主要以送股形式支付股改对价。本主要探讨股改中送股对价的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水平在总体上是公平的,不公平成分占整个对价水平的比例很小。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与公司股改对价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严格控制公司出台对价承诺方案,并对有对价承诺方案的公司加强监督,以及加强对机构投资者、非流通股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内幕交易的监管,将是本次股改和股改后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连续时间局部均衡模型框架下,求出了时变的不流动资产折价率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践中国有股的对价支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流动资产折价率的理论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股改公司实际支付的对价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各股改公司在确定支付对价比例时,实际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公司本身的特征对时价的影响,这说明我国股改过程中对价支付值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通过对价支付方案制定与表决的博弈,是进行财富分配的过程。确定合理的财富分配评价标准,对现行改革方案的公允性进行判断,是保护各方投资主体利益、减少改革成本和改革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46家试点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方案确定过程中,即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财富分配的博弈过程中,非流通股东是占优方,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结果的形成可能与改革中对价方案的设计人为非流通股东有关,也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流通股东主要为中小投资者,他们缺少应有的理性判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焦点问题是对价的支付,而对价的会计如何处理一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对一项新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经济实质分析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价的经济实质决定了相关会计主体账务处理的基本原则,各相关的会计主体以及不同对价支付方案所遵循的账务处理原则应该相同,并保持逻辑的一致性。笔者认为必须首先给对价的意义做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也就是说,非流通股股东为什么要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目前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由于非流通股的流通增加了股票市场的供给,这势必导致股票价格的下降,支付的对价即是对流通股股东股票…  相似文献   

7.
政企不分是我国企业的痼疾。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具有政治关联的比例高达46%。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了企业行为呢?文章以我国56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IPO抑价率高达129%,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IPO抑价率为118%。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关联与不同产权性质公司IPO抑价的关系,发现政治关联显著加剧了国有上市公司的IPO抑价,而对民营上市公司的IPO抑价则不存在显著影响。文章认为,我国政府的改革目标和国企高管的个人利益这两大因素助推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超高抑价,我国IPO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约束政治关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9—2018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市账比分解修正模型计算公司层面错误定价和行业层面错误定价,并运用Logit模型研究公司层面错误定价和行业层面错误定价对股票支付对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层面错误定价和行业层面错误定价对股票支付对价均有正向影响,但行业层面错误定价对股票支付对价的影响要弱于公司层面错误定价对股票支付对价的影响,这验证了市账比分解修正模型在中国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虽然控制权市场整体符合市场择时理论,但这主要适用于没有发生行业并购浪潮时,当发生行业并购浪潮时,由于并购公司决策者非理性地迎合市场,导致市场择时理论失效.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状况、股利政策及创新绩效。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公司治理、股利支付及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越高,企业越倾向高股利支付;高股利支付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并无正相关关系,股利支付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最后,从完善公司治理和股利政策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中投票成本与提案权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已公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164个上市公司的对价水平与方案的复杂程度的实证研究,发现支付方式复杂的方案,其对价支付水平要比简单方案的低。本文认为:如果存在投票成本与提案成本的不对称,那么提案权的界定就是至关重要的,当提案成本远小于投票成本,拥有提案权的一方在博弈中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具体到股权分置改革,提案权界定给非流通股东或者界定给流通股东,能够最终获得通过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是有天壤之别的,而最后的利益分配也大相径庭,拥有提案权的一方,即非流通股东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流通股东的利益却无法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需要农地制度的创新.农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设计必须兼顾社会保障与效率两重功能,国有制、个人所有制、土地股份制都不符合这一原则.作者的产权分析框架认为,产权效率取决于权利的界定及实施.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通过农地权利的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进行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代表我国金融改革进入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攻坚战阶段。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银行治理,这是国有银行股改成功的关键保证。但是银行业有着特殊性质,它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银行治理制度中,必须考虑银行的这些特殊性质,采取稳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经济人系统经济。本文根据系统论方法,综合当代经济思潮之精华,结合我国当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了经济人作为市场主体结构的功能、地位及其在我国产权结构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全文分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观点广泛探讨了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鹃  陶磊 《经济经纬》2008,(1):157-160
现有文献对专利法中具体权利限制制度的研究,难以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专利法利益平衡原则的作用机制.而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着眼,专利法利益平衡机制可归结为信息公开-权利专有的对价关系.运用法经济学原理进行的分析表明,契约对价通过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两个法律变量的变化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专利契约在实践中面临价值缺失的危险,提出在契约订立过程中引入博弈机制是重构专利契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日本人口少子高龄化危机逐渐加剧,明显地给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日本政府以建立安心有活力社会为指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的做法是立足"参加保障、普遍主义、安心与活力"原则,对社会保障和财税体制进行一体化改革,稳定财源并调整给付以实现长期财务收支平衡,力图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稳定有效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日本的社会保障改革,对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日趋明显,区际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考虑,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构成具有正反馈效应的经济动力系统。产业集聚的形成伴随着产业转移,而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则是决定反倾销措施是否实施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反倾销之“公共利益”原则问题,接着分析了该原生的原因,然后指出该原则在我国反倾销立法中的现状,且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本文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探讨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状况,结果发现,在完成股改的公司中,大部分样本公司的两类股东在股改中获得增量收益、实现“双赢”;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均获得增量收益的公司中,股改的增量收益未能在两类股东间均分;非流通股比重、公司业绩、公司成长性、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份额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改实际对价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流通性溢价、流通股东认可程度和非流通股转成流通股期限等因素未能在实际对价水平的确定上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保护视角下治理环境与股改对价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别使用市场化指数和政府有效性指数作为治理环境的替代变量,在投资者保护的分析框架下,本文讨论了治理环境在股改对价和送出率确定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好,对价越低;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对价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只在治理环境差的子样本中显著。总之,较好的治理环境会使上市公司产生"公司治理溢价",从而明显降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本,并可以显著缓解机构投资者和非流通股股东"合谋"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等代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说明居民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既有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也有经济结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对策是: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和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