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不亦乐乎"是姜文工作室的名子,果然12月16日电影《让子弹飞》上映第一周,票房就达到1.8亿元,姜文自然不亦乐乎。中国电影市场经过了一个时期的低迷走到今天,可以说又有那么点意思了。说有意思,并不仅仅是因为《让子弹飞》  相似文献   

2.
杜安琪 《中国报业》2022,(22):76-77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不可避免地会通过视觉来感染观众。本文以电影《秘密访客》为例,从电影氛围的营造和权力关系的映射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对影片中光影的叙事性设计进行解读,探究光影设计对影片叙事起到的多重作用,进而分析这一创作手法的风格特征与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可 《商》2015,(3):187
姜文作为中国电影界不可忽略的一名导演,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极具张扬的个人性风格,吸引了无数学者对其电影的研究。李显杰老师在他的《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中提出了十三种电影修辞格形态:长镜、特写、递进、叠印、重复、闪现、插入、变格、形变、碎切、偏重、喻意、幻构。我试从电影修辞格这一角度来分析姜文电影颇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修辞策略,进而读解姜文电影的主题思想和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4.
电影制作成本的膨胀速度,不亚于票房的攀升速度,加之各个环节的信息不透明,如何保证稳赚不赔几乎成为伪命题。7天春节长假的电影总票房超过17亿元,这让2015年的"春节档"相当热闹。但相比去年"春节档"的票房主要被《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两部电影垄断,今年"春节档"则是包括《天将雄狮》、《澳门风云2》、《狼图腾》、《爸爸去哪儿2》在内的7部影片角逐,其激烈程度超乎以往。各部影片投资人看到如此景象,不禁为自己付出的真金白金忐忑不安,因为中国电影制作成本的膨胀速度,并不亚于电影票房的攀升速度,加之各个环节的信息不透明,如何在电影圈内保证稳赚不赔几乎成为一个伪命题。"如果计算电影行业的整体毛利率,也许还没有一些被称为夕阳产业的制造业高。"有电影制作人如此调侃。  相似文献   

5.
陈静 《成功营销》2014,(11):78-79
正文艺青年虽然多,但是文艺电影却屡屡遭遇票房"滑铁卢",文艺片究竟该如何营销?品牌广告主怎样借影片的势来进行延伸营销?十一黄金周已然成为各大电影摩拳擦掌的"黄金时期",黄渤系—《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亲爱的》分列排片率和单日票房的前三,10月1日开始公映的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这部影片关注度虽高,但票房成绩却并不理想,令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6.
《创业家》2013,(6):117-122
"我总是不自觉地在对照自己和成东青,电影中的故事还是离自己太近,真的没法判断这部电影的好坏。"《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为原型,由陈可辛执导,讲述了三兄弟的创业故事,5月17日全国公映。《创业家》深度参与了这部讲述中国创业故事的影片,我们的黑马营及社长牛文文都是影片致谢对象。2月,《创业家》记者发短信给新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从南洋来新疆寻找姜文的孔维和从东海来寻找姜文的周韵毫不知情地结伴而行,她们看到了漫漫戈壁中的一个食路口,一条路指向“尽头”,一条路指向“非尽头”。而在商业世界所有岔路口的路标上,箭头都指向了利益。但这同样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终极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佳澄 《光彩》2014,(9):68-68
正《爸爸去哪儿》《后会无期》与《小时代3》因粉丝捧场收获的数亿票房与其惨淡的口碑形成鲜明对比电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单片票房过亿元已经不算个事儿。根据某产业论坛的统计,如今中国市场影片的默认"成功"标准已经是4亿元起跳。按照这个标准,今年有8部影片成功,除了《大闹天宫》独霸春节档、《分手大师》凭口碑效应等营销方式收获高票房,更值得一提的是年初《爸爸去哪儿》狂揽6.6亿元,以及至今硝烟弥漫的《后会无期》与《小时代3》票房擂台。《后会无期》已入账5.8亿,排片量高居不下,《小时代3》以5亿人民币完美收官,加上《小时代》前两部,票房总量达到惊人的13亿,成功让导演郭敬明腰杆倍儿直,郭导身材都显得高大了些。这3部"成功"的电影,真的是好电影吗?以豆瓣网评作为  相似文献   

9.
对于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作品《弓》,影评人和观影人的评论大多是关于剧情,如影片中所展示的有关隐喻的情欲与男权主义,以及在剧中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弓。文章则从小众的角度讨论《弓》的色彩语言,抛开被人们所熟悉的论调,仅从色彩上对影片进行剖析金基德的《弓》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0.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著名影星赵薇执导的处女作。其营销团队以赵薇为主导,借助全方位整合营销模式,使该片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7.26亿的票房,成为2013年度最为成功的影片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影片使用的营销手法及启示,旨在为新时期电影营销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佘骊飞 《中国市场》2013,(45):40-41
成本仅2000多万元的电影《小时代》取得了近5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20倍的高额投资回报率无疑让《小时代》成为这个夏季票房上的大赢家。这与影片的发行方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影片量身定制的营销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营销模式让《小时代》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一路刷新多项中国影史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正其实《无人区》中那辆贯穿始终的红色轿车是第7代雅阁,但为什本田雅阁不愿在这样一部热门电影里做任何品牌暴露呢?修改了四年的电影《无人区》终于上映了,这是导演宁浩继《疯狂的石头》爆红之后的转型之作。票房大卖,口碑不俗,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影片的零广告植入。在电影广告植入无孔不入的今天,作为一部现代商业片,《无人区》的零广告植入显得非常另类。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无人区》中除了徐铮和黄渤,还有一个隐性的"主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品牌为在《变形金刚4》露脸不惜重金投入,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全球票房至今已累计达到26.63亿美元。这个夏天,米高比尔(Michael Bay)导演的《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下简称《变4》)火热上映,此片由筹备到拍摄,一直是全球影迷焦点所在,也是今年好莱坞的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与电影同步袭来的还有众多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的加盟,众多厂商都希望借《变4》东风上演"电影营销"大战。观众对此片的众多期待除了影片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更离不开因众多中国品牌加盟影片植入而引发的热议。  相似文献   

14.
夏珖玘 《中国广告》2012,(11):59-60
植入成为电影收入与推广的重要方式。在"万有引力"论坛上导演、制片人、品牌、代理公司讨论了电影植入,会后《中国广告》记者采访了Terry Hines & Associates(简称THA)公司品牌合作执行副总裁Kathy Findling。作为品牌娱乐营销资深专业人士,Kathy Findling参与合作过的影片包括《钢铁侠》、《无敌浩克》、《007》系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常志斌 《商》2013,(9):62-63
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以12亿票房收入创下国产商业电影的新纪录,一部从制作到宣传仅3000万元的总投入却取非凡票房的影片。《泰囧》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占据了好档期或者好运气,它的成功绝不能忽略背后强力的自媒体营销手段,这也给国产影片在营销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3D幻象     
《阿凡达》改变了电影的维度——自这部电影从全球市场席卷了20多亿美元票房之后,3D电影便接连来袭,从年初的国产3D武侠片《苏乞儿》,到刚刚上线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诸神之战》等进口大片,3D电影一下子就由小众产品晋升成为市场的主流,电影《通天塔》的导演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甚至说,2D电影的出现纯粹就是个错误,3D才是人们原本观看的方式,皮克斯则迫不及待地表示,以后它出品的所有影片都将以3D版本发行。  相似文献   

17.
胡冰 《市场周刊》2010,(12):122-122
姜文的电影在中国影坛一直是“最富荷尔蒙”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给力”。它更像只一往无前的鞭子。我们痛快的,是一鞭鞭抽下去时的皮开肉绽.虎啸猿啼。三年以后.我们又等来了姜文。三年以前的《太阳照常升起》够出彩,但只有两种受众,要么绝对天真.要么绝对深刻。这回姜文修炼得更加聪明,他让各种水平的观众都能看到足够好的东西。看《让子弹飞》是酣畅淋漓的体验.整个电影院都在沸腾。难怪宁财神会在微博里说.”姜文才华盖世.他的王朝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电影推荐     
刚刚看过前一阵很火的贺岁影片《落叶归根》。这是一部不仅令人发笑的电影,而且在笑的背后是人文的感动。老赵的独特喜剧模式,再加上众多大腕级演员的加盟,让影片增色不少。在现在众多古装大片充斥电影市场的情况下,《落叶归根》是真正贴近观众、贴近人性的电影,是值得大家一看的好影片。  相似文献   

19.
王建婷  邢中先 《品牌》2014,(12):124-124
<正>一、从电影引发的人生思考——自由在高处《肖申克的救赎》是我至今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闲来无事看了好些遍。该影片主要讲的是主人公安迪原本是一位银行家,因被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牢狱中度过余生。但他并没有绝望,因为他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后来,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位银行家越狱成功。这是一部有关自救和希望的影片。这部影片最让我难以忘怀并有所感触的便是这三个镜头:  相似文献   

20.
原芳纯 《商》2014,(19):69-69
从1985年的《地下铁》到1990年《尼基塔》,从1988年的《碧海蓝天》到2014年的《别惹我》、《露西》,从艺术片到商业片,法国电影导演的影片商业化因素越来越多,但影片中仍不缺法国浪漫的艺术气息。本文从吕克贝松的作品入手,将其在法国的代表作品和在好莱坞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贝松一直在坚持自我,浪漫的艺术气息能够浓浓的融进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