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记?货殖列传》乃徽商经典教科书,而徽商的事迹则是《史记?货殖列传》生动的注脚.徽商因践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择人任时、纤啬筋力、富用奇胜、诚壹所致等思想得以兴起,也因固守"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之类的教条而衰落.徽商的保守性及对官僚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货殖列传》通过对春秋到西汉之间"布衣匹夫"的工商业者经营活动的描述,勾勒出汉初商业市场兴旺、活跃的画面。其中提出的经营思想和商业谋略,深刻精道,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商业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之中,朴素的市场经济理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充分体现了他对市场规律及内在运作形式的系统把握.其灵魂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货殖列传》在重农抑商的汉代,专门为大商巨贾、贩夫走卒树碑立传,其间所倡导的货殖本位、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对塑造今天的全民创业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格侠  曹婷婷 《商业时代》2012,(35):144-145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经济学鸿篇。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班固《汉书》的经济思想则蕴含在《食货志》和《货殖传》中。虽然两者的名字接近,但二者的经济思想差异明显。司马迁批评耗财兴利,班固主张足食通货;司马迁主张因欲奔富,讥讽甘守贫贱;班固主张去利存谊,寡欲守贫。对待富豪,司马迁认为富者好德,而班固却认为富者之间也有为富不仁者,因此主张富而教之。  相似文献   

8.
《货殖列传》为春秋到西汉武帝中期的17位“货殖”家树碑立传,揭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商业发展水平,可以说是记载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史实的最早篇章。它透过对这些“布衣匹夫”的工商业者活动的描述,勾画出商品经济兴旺活跃的一个时代,并为我们留下了市场理论、理财观念等宝贵的商业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9.
《商》2016,(13)
两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两位史学大家——司马迁与班固,他们分别著述的《史记》与《汉书》是我国纪传体和断代体史书的滥觞。这其中的《史记·货殖列传》同《汉书·食货志》乃是司马迁和班固在经济思想理论方面的集中论述,反映了他们二人对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有关市场机制理论的早期思想曹旭华(杭州商学院企管系副教授310035)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史记》的作者,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在《史记·货殖列传》、《平准书》等篇中,司马迁提出了成一...  相似文献   

11.
《上海商业》2012,(8):38-41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其树名栗树,为山毛榉落叶乔木植物,是中国培育最早的果树之一,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即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在《诗经》注中说:"栗,五方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对理财致富的目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折射出的财富思想对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所著的<货殖列传>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正史中的第一篇经济学专论,全文贯串着司马迁独特而朴实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了司马迁敏锐的社会经济洞察力以及超前的经济思想本文总结概括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体现的四个经济思想,即商业的重要性,市场经济规律的阐述,地域经济思想和致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汉朝工商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汉代初年,曾一度对工商业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成为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商业都市不断出现,集会交易日益频繁,人们熙来攘往,孜孜求利,羡富羞贫成为社会风气。司马迁对于这种情况作了深入的考察,他不顾传统的抑商思想的束缚,专门编撰了《货殖列传》。这篇传记,记载了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以工商业致富的货殖家的事迹,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将他们与古代政治家、军事  相似文献   

15.
一、农末俱利据《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末年,一个叫计然的经济学家,是越王勾践的大臣,曾辅佐越王重兴越国。由于勾践采纳了计然的经济主张,仅用了10年的时间, 就使贫困的越国变成了富强的国家,终于灭吴雪耻。据曾经和计然同期辅政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帮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承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湖 《商业时代》2005,(29):6-8,25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历史进程中,虽然传统文化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兴农抑商”和“重仕轻商”思想,一直制约着中国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即便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依然源远而流长。从早先秦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注:《史记·货殖列传》载)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发祥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东周(今河南洛阳)出了一位富可敌国的商家--白圭,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之中,此人以治天下的理论来从事商业活动.依据<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由此后世将其尊为商业的祖师爷.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之际,各诸候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相继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了物资做基础,商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在当时,司马迁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史记·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19.
远在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商业,因此也就有了一定的经商的学问。例如,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介绍了一位叫做计然的商业经济理论家,他的一些著名的观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现在抄录和浅释如下: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就是说,要像打仗之前搞好战备一样,根据商战的需要来做好各  相似文献   

20.
司马氏的《货殖列传》开了为大商贾立传的先河,当中也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经济都会达二十余个,它们是其所在区域经济发达之地。其中被标注上"都会"二字的有九个,它们几乎都曾经是区域政治中心,政治上的有利地位使其成为经济都会,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产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以九大经济都会为代表的经济都会在有汉一代的影响,主要是带动了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各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由于各区域民风民俗不同,通过经济商品的流通,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九大经济都会的地位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被超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