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旭光 《中国市场》2008,(37):37-37
<正>《反垄断法》实施前夕,有着23年品牌历史的大宝被强生收购,民族化妆品品牌是否会"全军覆没",大宝可否还能天天见?7月30日,强生方面宣布,收购大宝事项已获得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批准,大宝成为强生(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而大宝的前身,  相似文献   

2.
乔迪 《销售与管理》2008,(10):25-27
“大宝,天天见”,这句熟悉的广告语见证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托起了一个民族品牌的辉煌。而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起时,已有了别样的滋味,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全盘接手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虽然交易双方并未透露具体财务细节,但如不出意外,成交价应该就是大宝当初的挂牌价23亿元,成为截至目前外资并购国内日化品牌的最大标的。其被收购后将走向何方,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李光 《广告导报》2006,(10):85-85
大宝要卖给强生了? 一件让人唏嘘的事情。 总有一天,咱中国人的脸,已经没有中国的产品可以往脸上抹了。  相似文献   

4.
龙丽  林晨  赵宇剑 《中国品牌》2008,(10):38-39
几经博弈,力克宝洁、联合利华等众多对手,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强生)终于成功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大宝)收归旗下。7月30日,强生宣布,收购大宝事项已经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大宝将成为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据了解,  相似文献   

5.
《连锁与特许》2008,(9):53-54
国产著名护肤品牌“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以23亿元价格挂牌转让一事终有结论,美国强生公司旗下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7月30口宣布,已完成收购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交易。收购事项已获得了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为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6.
郭俊 《销售与管理》2008,(12):54-55
尽管是在意料之中,但当北京奥运前夕,强生最终收购大宝的消息传来时,本土营销人还是流露出几多叹息与无奈。在大宝历时近两年的挂牌出售事件中,雅芳、联合利华、宝洁等众多跨国日化巨头都客串过“买方”,正当人们对此事渐渐淡忘之际,一直低调的强生悄然出手,以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整体收购大宝,并创下中国日化行业的并购纪录。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9,85(4):19-19
就在3·15消费者日来临之时,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对美国市场上48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检测后发现,其中过半含有可能致癌物。其中,强生、妙思乐、帮宝适等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8.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29):70-71
<正>中国最著名的大众化妆品品牌——大宝,即将被跨国公司整体收购。这是否意味着又一个民族品牌的失落? 2007年3月26日,"大宝"品牌的拥有者,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股权整体转让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一个月后悄然摘牌。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风险 由经营者和职工持股会控股的企业是改制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模式。这种内部人收购的方式,往往存在很大程度的暗箱操作以及很大的腐败寻租空间。往往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必然会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商业》2007,(2):39-40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已成功收购BounteousCompanyLtd.(BCL)公司35%股权,BCL公司在中国运营“好又多”(Trust-Mart)超市。通过收购“好又多”,沃尔玛也一举超越竞争对手家乐福,成为在中国最大的外资大型连锁超市运营商。目前“好又多”和沃尔玛在华的购物商场分别为101家和68家。  相似文献   

11.
日化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而言,本身属于技术含量较低,价格和渠道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而且外资本土化的速度仍然超过内资理性化的速度。六神以“季节细分”获得成功,他们明白:品牌竞争力的源泉来自身处一线的市场人员的内心力量,只有原创的品牌核心才不容易被对手替代。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六神还在前进的路上。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宣布,计划收购中国最大的面膜品牌——美即的全部股份,交易总额报价为65.38亿港币,是中国日化市场最大的一笔并购案。今年1月,商务部批准欧莱雅收购美即,但尘埃远未落定。外界对这次收购评价不一。联想到羽西、小护士、丁家宜等同样是在盛年时嫁入豪门,结果是雪藏,从此陨落的国产日化品牌,一些人为美即担忧。与法国欧莱雅携手,美即这位中国面膜“一姐”,是否会如愿开始国际化征程,再创佳绩,还是如众人担心的那样,从此被打入冷宫,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9,(2):20-20
2008年12月19日消息,松下电器和三洋电机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两家公司宣布,松下将耗资90亿美元收购三洋全部股份。  相似文献   

14.
明基收购败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木 《大经贸》2007,(2):46-47
一个创立仅五年的年轻亚洲品牌,收购一个拥有158年历史的欧洲老牌公司的子业务,在收购一年后又突然宣布放弃,这在国际商界引起了一场极大震撼。  相似文献   

15.
“羽西品牌的创始人靳羽西女士,一直有一个‘伟大的国际化品牌梦想’。”欧莱雅(中国)高档化妆品部羽西品牌总经理蒋巧玲女士在接受《成功营销》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6.
在奥运营销战场的硝烟中,总有些品牌的表现与众不同。除了刘翔跨越障碍的一个个瞬间,除了郑智踢球、姚明投篮的精彩时刻,无论是奥运会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尝试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用友政务软件公司正式收购了金财科技公司全部电子政务业务。金财公司成立于1994年,近年来专注于走电子政务的专业化道路。用友政务公司透露,本次收购行动,是用友财务在电子政务业务拓展的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今年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客观上对政府收集、汇总、加工、发布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谷俊 《网际商务》2004,(2):14-15
2003年底,经过4年的马拉松谈判之后,欧莱雅集团,这个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宣布收购中国护肤品品牌小护士。  相似文献   

19.
唐蓓茗 《中国品牌》2008,(5):116-118
3月20日,上海家化(600315)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6521.62万元增资、收购四川可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日化行业国内品牌被外资收购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这次则是民族品牌皈依民族品牌,故而引来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使得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更加主动,进行跨国品牌收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然而,跨国品牌收购的风险巨大,管理者必须在规划跨国品牌收购过程中,事先思考并确定合适的收购模式和路径,提高跨国品牌收购的成功率和效率。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跨品牌收购的典型案例,提出三种模式和两种路径及其适用条件,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品牌收购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