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国政府的金融管理当局──中央银行理应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但是否可以说建立了中央银行,央行的调控主体的权威就得到确立,调控职能就能充分发挥?我国的现实证明:并非如此。央行作为货币金融管理当局,其调控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这主要表现在它代表政府制定金融法规,并监督执行,成为金融领域的执法者;利用准备金利率、汇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给与需求,稳定货币流通,成为金融的管理者。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要求各专业银行也要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专业银行也承认自己是调控主体,并且,专业银行的管理行也确有…  相似文献   

2.
在加强宏观调控、强调微观搞活的总体思路下,特区应当率先建立金融管制与金融创新的良性循环.换言之,特区金融制度应当既赋予金融管理当局实施金融管制的权威,又留给金融企业创新的余地和冲动.因此,特区的金融管理要“特”,特区的金融产品也要“特”,以先为特,以优为特,以特创特,带给特区经济发展新的生机,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邹江峰  张亚迪 《中国经贸》2009,(24):107-107
近年来,金融混业化、集团化经营现象及其对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冲击,引起了理论界的密切关注,也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面临艰难的选择。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全球监管的影响,并在各国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结构安排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当前金融分业管制政策安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接受赤道原则 促进金融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道原则是国际银行界首次制订和认可的全球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标准。中国银行界接受赤道原则有利于国内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评级,有利于国内银行获得或保持良好声誉,保护或增加市场份额,有利于国内银行业设立行业标准,平整游戏场地,有利于银行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国内银行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订和修改,从而最终促进金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作用及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问题.货币政策的意义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政策变量,达到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目的.传统的货币政策倚重于两种传导渠道: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但在资本市场发展已经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新的金融环境下,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渠道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是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货币政策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货币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即不仅要调控一般商品的交易需求,也应影响金融商品的投资需求;不仅要作用于产品市场,也应影响金融市场;不仅要调控实体经济,也应影响虚拟经济.对于我国的央行来说,在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间接化改革的进程中,尽快建立起与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已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混业现象与中国金融体制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东河西,潮起潮落.20世纪,全球金融业完成了混业--分业--混业的戏剧性轮回.尤其在目前,随着全球金融交易技术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改进,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热衷于兼并收购和多元化经营.现实金融形势的变化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界对这个话题的关注程度,也迫使金融管理当局及政府决策部门面临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动态IS-LM-BP模型为基础,以跨期权衡为出发点,以国际货币供给失衡以及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为研究背景,对M2/GDP持续走高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M2/GDP的变化并非单一的货币现象,而是受循环于实物经济体系之外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以及国际贸易不均衡、金融制度扭曲、经济结构缺陷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应使用各种政策的组合来调整M2与GDP产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郑亚宁 《中国经贸》2015,(18):118-118
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货币市场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由于经济金融化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影响,并产生了支持和约束效应,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货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些金融机构的形成,当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呈现出多样性时,可以从微观上调整资本结构,从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合.但是,约束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金融资产降低,进而影响经济机构的调整.因此,本文针对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优化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从而利用金融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较快,国内经济市场情况错综复杂。导致小微型企业面临严峻的金融考验,再加上许多小微型企业都存在金融体系构建不全面的情况,致使小微型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与金融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种情况之下,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小微型企业在金融管理上的现状,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本文将参考其他国家对小微型企业所提供的各项金融支持,分析加大小微型企业金融支持的必要性,进而整理工作思路与相关构想,提出加大小微型企业金融支持的有效途径与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