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奥运收藏在民间 2008年之前,国内体育收藏还比较冷清,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国内体育收藏的发展。 中国民间奥运收藏第一人赵晓凯,从2003年底开始,共收藏了400多件中国1949年前参加的各届奥运会的文物,他说:"我并非出身于收藏世家,也没有巨额资本,却能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邓君韬  王琛 《时代金融》2013,(9):259-260
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古董"的传统,民间收藏人群广、种类多、数量大,对保护弘扬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有积极作用。然而在藏品获取、鉴定、流通等诸环节却存在一系列问题,藏家遭遇尴尬、市场混乱无序、法律规制疲软。从现实和法律层面分析问题症结,探讨适宜的制度设计以促进民间收藏的有序健康发展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3.
印章的收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其价值高低:一是看使用者。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为名人使用或名家镌刻的都十分珍贵。官印是国家行政官爵等级制度的象征,存世稀少,价格昂贵,在民间很难觅到,基本被国家所收藏。而私印中不乏珍稀之物,主要以名家印为主,流散在民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收藏投资浪潮的推动下,地图收藏在我国开始得到重视,民间的地图收藏日渐活跃,尤其在沿海较发达的城市中,已形成一个不断壮大的群体,为地图的收藏发展注入了活力。收藏地图其实就是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热衷古玩和艺术品收藏的队伍不断壮大,古玩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通过法国媒体Artpice机构的统计,十年的发展,我国古玩艺术品市场2010年已从全球第九跃升为全球第一,据我国相关机构统计1,我国大城市收藏人群的比例为10%,即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搞收藏的。目前,我国收藏队伍日益壮大、收藏品种日益丰富、民间收藏越来越热.已成了不争事实。本文,重点从现阶段我回古玩艺术品收藏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从古玩和艺术品收藏与保值中的角度给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云集在上海的收藏家不计其数。现时的民间收藏已从过去的凤毛麟角的“雅兴”,演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7.
闫超 《金融博览》2006,(9):56-57
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有一个著名的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投资、民间收藏建立的抗战博物馆。建立这个民间博物馆的人用了20多年时间,花尽所有积蓄收藏抗战文物,然而他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博物专家,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金融工作者。他,就是现任农行云  相似文献   

8.
佚名 《湖南地税》2006,(3):63-64
每个爱好收藏的人,不管你是初出茅庐,还是久经沙场,没有不想捡漏的,捡漏是收藏孜孜以求的价值和乐趣所在。有的行家提醒,在资讯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捡漏的机会很小,就好像中彩票一样。有的专家又认为,只要还存在收藏交易市场.对广大收藏来说,就一定存在着捡漏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地图收藏是最近十几年才在中国兴起的。过去,由于人们对地图认识的局限,再加上像军用地图等比例尺大而精确的专用地图鲜有机会流入民间市场。所以,收藏难度较大,地图一直是收藏市场中的冷门。随着收藏市场的整体升温和人们对地图科学、  相似文献   

10.
藏经     
魏兴云 《云南金融》2012,(12):39-39
改革开放多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大都鼓了起来,闲暇之余,热衷于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样是投资,有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有的人却亏了老本,赔了夫人又折兵。笔者也喜欢收藏,冷眼旁观收藏的是是非非,总结出收藏规则的几种“要”与“不要”。  相似文献   

11.
吴伟忠 《金融博览》2010,(24):51-53
近年来,收藏早已不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越来越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文化享受和新的投资方式,民间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热,各档鉴宝、收藏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更是将收藏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转眼间拥趸随处可见,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2.
藏经     
<正>改革开放多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大都鼓了起来,闲暇之余,热衷于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样是投资,有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有的人却亏了老本,赔了夫人又折兵。笔者也喜欢收藏,冷眼旁观收藏的是是非非,总结出收藏规则的几种"要"与"不要"。要耐心细致,不要贸然投资。收藏界鱼龙混杂,某些媒体的热哄爆炒,某些人不负责任的海吹神侃。藏友被误导后热血冲动、仓促出手,结果只能当冤大头。建议藏友,如果没有一定的收藏功底,不具备相应的收藏学识,不了解收藏市场的行情,最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捡漏"是件梦寐以求的幸事。其实,"捡漏"捡的并不是运气,而是一种实力——收藏知识的掌握"厚度"!对于专业知识贫乏、浅尝辄止类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即使天上掉个大馅饼,也会从他(她)的头上滑落!老陈,是辽南民间收藏协会中"藏龄"最长的资深藏家。老陈看过很多书,算是会员中知识最丰富的一个。有一次,老陈带我们去逛庙会。进庙后,我们随着人流  相似文献   

14.
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我国,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融资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论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契合农户金融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中国收藏热的兴起,钱币收藏领域也开始变得如火如荼,流通纪念币、人民币纸钞等价值与日俱增。特别是因更多钱币收藏爱好者收藏意识的提高,过去很长时间都被人们忽视的铜元,也慢慢在开始悄然走俏,成为埋在沙丘下的金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间热衷于收藏、研究及经营的群体十分庞大,并实现迅速扩张.但收藏行业乱象丛生,鉴定骗局层出不穷,古玩买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识别藏品的真伪.要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古玩商户本身对古玩的真伪进行严格的把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也应尽量选择业内信誉度较高的文物商店来购买文物艺术品,寻求专门鉴定机构,这样才能让艺术品的交易更有保障.当然,这需要有更多专业的鉴定师参与其中,为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文物艺术品鉴定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民间收藏群体最为缺乏的正是文物知识和科学的鉴定及研究教育,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急需具备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的人才来带动这个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段伟平 《金融博览》2012,(14):73-75
近年来,在收藏投资浪潮的推动下,民间的地图收藏日渐活跃,尤其在沿海的发达城市中,已形成一个不断壮大的收藏者群体。收藏地图其实就是在收藏历史,有着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那些弥足珍贵的老地图,往往成为一些政府机构、图书馆和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寻觅的目标,市场价格扶摇直上。因此,现在如能不失时饥地步人这一领域,一定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是自借贷这一活动产生以来就有的,有其悠久的历史。全国解放以后,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时起时伏。尽管人们对它认识不一致,有承认,有否定,国家也曾采取措施限制,进行干预,却始终未能阻止其发展。在目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更加活跃,其规模、数额、影响都呈增大的趋势,特别是利率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民间借贷特别是农户借贷高发的现状,分析了民间农户借贷的特点,并从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弊病角度剖析了农村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疏通民间融资渠道,培育全新的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图收藏是最近十几年才在中国兴起的。过去,由于人们对地图认识的局限,再加上像军用地图等比例尺大而精确的专用地图鲜有机会流入民间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