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二代”一般指的是中国内地民营企业家等先富一族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 近年来,“富二代”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或有微词,或加赞赏,不过,多数评论家认为,“富二代”承载着中国商业未来的希望,需要社会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理财》2011,(10)
作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想通过嫁个“富二代”少奋斗几年无可厚非,但大部分女性都得接受嫁个普通人、两个人共同奋斗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前,在老一辈儿聊的闲夭里,富二代都是指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无论怎么想,“富二代”都不是个褒义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众口的言说,富二代纨绔的规律有所改变,反而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变得“纨绔”起来。  相似文献   

4.
司南 《科学投资》2008,(11):38-41
虽然团体里的富二代都是刚接触VC,但陈豪觉得,他们已经有比别的VC公司不同的种种优势。“最要紧的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成熟”,从小在商业环境里摸爬滚打成为他们的最大优点。  相似文献   

5.
“延迟学业去创业”的直接说法就是哪怕是功课全部“挂科”也要直奔创业而去,并且创业成功与否和学业的重要性似乎成了都可以忽略的因素。由此我们观察到的一个潜台词就是创业成了一个大学生天大的事情,乃至是沦为“一场游戏一场梦”也在所不惜。在当下喧嚣的创业话语环境中,这是一个流行的观点,更是被个体当成了实践的“准则”,如魏曦铭。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同理,创业之路更不相信眼泪。无论你是贫苦的大学生,还是有着骄人资本的“富二代”,试图脱离创业规律去凌空蹈虚,恐怕就离眼泪不远了。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宏观调控异常困难的一年,除了外贸顺差加大,还有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美国信用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这些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都是一个考验。2007年,从“稳健”到“稳中适度从紧”,再从“适度从紧”到“从紧”,央行的货币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的律动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黎风 《云南金融》2011,(11):4-4
2011年9月17日,美国宪法日这一天,美国民众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和平示威活动。此次示威活动是由加拿大一家非营利杂志社无意中发起的一个倡议所引发,却导致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想不到,却也是意料之中的效果。活动意在表达政府对金融制度和富人过分偏袒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大众理财顾问》2014,(10):92-92
《中国家庭24个理财样板间》 工资中扣掉的医疗保险够“保险”吗?万一家人得了重病没钱医治怎么办?办了好几张信用卡,为什么反而变成“挖东墙补西墙”入不敷出了?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如何保证孩子快乐无忧地成长?一番打拼,终于累积起的财富,做什么投资才能保值升值……  相似文献   

9.
力争上游     
评论:一个是11年新高,一个是3年新高,通胀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其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双高”的数据,而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几个月前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CPI走高被称为“结构性通胀”,而通过1月份数据,这种“结构”已然变化,通胀中添加了工业品出厂价提高的因素,通胀开始向“全面通胀”进取。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与理财》2014,(12):10-13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万万想不到,一首追求政治自由的作品在100多年后将戳中那些商界大佬的汩点。当商界巨头的离婚案频曝于媒体头条时,无暇关注双方离婚的来龙去脉,而那些天文数字却以足够的亮点吸引着看客们的眼球。当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天文数字跳跃在眼前的时候,属丝们再也不能抑制内心的激动一一求“高富帅”和“白富美”交往,做不成富二代,就做富人的TA。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的“国九条”首次提出解决困扰市场的“股权分置”痼疾,市场各方掀起了长达两年的“股改”讨论,由此引发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新国九条”也有如此效果吗?4月份的理财市场用“异常凌乱”来形容不为过,国债发行遇冷.楼市成交量萎缩,股市频频被唱空,让投资者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11,(18):47-48
小杨是所谓的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爸爸从浙江来到北京经商已有10余年,在北京经营有三家公司,身家过亿。26岁的小杨在大学本科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而是直接在父亲的一家公司帮忙,学习父亲公司的运营和管理,预备将来“接班”。虽然在父亲的公司,小杨也领有月薪10000元。除此以外,小杨在北京拥有一套自住的价值500多万元的房产,和一辆价值50万元的轿车。父亲还为小杨购置了一套价值400万元的商铺,每年可收到约20万元的税后租金。  相似文献   

13.
“两房”(房利关和房地美)乃美国房贷及金融市场中的巨无霸,在次贷危机中出现巨额亏损,于2008年9月5日被美国政府接管。本文研究了“两房”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阐述了美国政府“救房”政策的推出过程及其效果,对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次贷危机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规律性,如何客观认识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内在矛盾,不断加强危机管理功能,及时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决策部门和理论学术界为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2008年6月出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的王自力一度被业内誉为“明白人”,言语犀利则是其独特的风格,曾直指“监管不到位是引发金融危机最主要的诱因”。此次接受《中国金融家》记者专访,王自力就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外汇储备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17日,美国民众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和平示威,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魏冬 《理财》2014,(9):16-19
2014年6月20日至年8月5日,A股走强,短短的30几个工作日,上证指数便从2010.53点上升到了2226.84点,“牛市”二字也频繁被人提起,见诸报端,引发投资者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7.
2种意见     
为了破解“未富先老”难题,各方纷纷献计献策。8月12日,清华大学养老改革方案专家团队率先拿出了一套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通过人民网公开征集意见。其中“从2015年开始逐步延迟领取养老金,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内容引发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后,扮演“机构投资人”角色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截至2001年4月,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已达15家之多,共发行了33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到了654亿元以上。不过,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毕竟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在近年来的实际运作中暴露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引发了市场各界人士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种质疑。究其根源,内部人控制行为无疑是引发上述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开始,由东南亚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也给许许多多的银行家带来了恐慌症。寻找“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与“控制风险、减少损失”之间的均衡点成了银行经营一个最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李锋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12):32-34
近年来,由病毒引发的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从2001年的CodeRed病毒、Nimda蠕虫、SQL杀手病毒、“新欢乐时光”病毒等,到近期的“冲击波”、“震荡波”、“五毒虫”等,给网络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